安卓厂商通过“存储”来提升系统流畅度,这方向正确吗?

最近家里老人老经常向我抱怨,手机总是莫名其妙出现容量不够的提醒信息,电池也不耐用了,正好马上到双十一,看着电子产品优惠力度也不错,就想着趁着机会给家人换个新手机。

往日我都把目光聚焦于旗舰机,千元机鲜有关注。最近查了一下才发现,千元机虽然在拍照、处理器、下巴黑边宽窄方面和旗舰机有大差别,但是在“存储”这件事上和旗舰机相差并不大,运行内存基本都6GB起步,存储容量也升到了128GB,这和目前大多数国产厂商的旗舰机入门硬件规格保持一致。

在新手机还未到,给家人腾空清理手机时,我发现即使是5年前的小米K20,除了存储已经满了外,并没有明显的卡顿现象,而即使这样的“老手机”,都在某个系统大版本更新之后,增加了为提升系统流畅性而添加的“内存扩展”选项。

无独有偶,小米和华为在前端时间都通过OTA更新,加入了关于“存储”的一些新功能。

小米和华为几乎同时对“存储”进行了优化和功能提升 图源:品玩lzh摄

比如,小米就为其旗舰小米12S Ultra,围绕“存储”做了一系列升级,如加入了内存空间扩展能力、优化了系统核心场景流畅度、优化了系统资源调度能力,目的就为最大限度减少系统卡顿、提升流畅性。

而华为尽管没有在运行内存上做文章,但却更新了一个重要功能:空间存储压缩技术。

虽然听着非常拗口,但其实简单来讲,就是系统自动“查重去重”功能,把重要文件提取出来单独保留一份,删除多余重复文件达到节省存储空间目的。

这两家看似做法挨不上边,一个主要操作的是运行内存(RAM),另一个主要操作的是只读存储器(ROM),但最终实现的作用却殊途同归。

都是通过对“存储”优化,来提升应用系统流畅性,以及应用文件读取速度。

暂时解决了流畅性 但新的问题来了

纵使目前很多国产安卓手机的系统版本已经升级到Android 12,但在使用一段情况后,还是会用起来不如iOS流畅?

其实想深度讨论这问题,又会是一个新选题。

简单来讲,一方面是系统“自身原因”,归根到底是因为安卓系统和iOS系统运行机制作用原理不同,安卓不管如何升级,都摆脱不了虚拟机运行机制,而iOS则采用沙盒运行。

这里打个比方,安卓的运行作用原理可以理解为一位同学就是一个APP,教室就是虚拟机,一名学生在教室中可以很快完成作业,但当不断有学生(APP)进入到教室(虚拟机)后,就会出现交头接耳现象,甚至互相干扰,这样就会让写作业的效率降低。而苹果沙盒机制可以理解为每名学生单独占用一间教室,那这完成作业效率可想而知。

如果安卓想提升系统流畅度,扩大存储空间是最有效的方式。

而另一方面,安卓软件缺乏有效监管,安装到手机中不仅会一直驻扎到内存中,还会进各种“联合启动”,简直一个后台大联欢。

iOS系统则会对软件自启动进行严格监控,以至于发展到iOS 16,连应用之间粘贴都会有额外通知,对第三方软件实现了实时监控和启动限制。

而在对有限运行内存和存储空间进行的“深度”优化,实际效果如何?相信这是绝大多数用户关注的,恰巧我手边有小米12S Ultra和华为Mate 50。

在把小米12SU更新到最新系统后,设置中除了拓展3GB内存外,并没有单独对于“内存空间扩展能力”的设置选项,但在使用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更新后的在流畅和响应速度的提升,主要感知为一下几点:

在滑动屏幕时候能明显感受到丝滑顺滑的跟手向上滑动退出应用也没有了粘滞感安装软件的速度提升明显,有几乎一倍的感知提升系统流畅性比上个版本更好我承认安装软件速度提升巨大 但除此以外呢?图源:品玩lzh摄

华为的空间存储压缩功能则需要在系统更新后进行手动设置,它是集成在系统的手机管家中,用户需要点击清理加速,就能看到文件压缩和应用压缩选项,点进去就能看到系统选好的重复文件,选择文件进行压缩后,这条选项就不会再出现。

因为本身我只使用Mate 50拍照,机内安装的软件并不多,但系统还是显示可以压缩100来兆。

起初我还在想,通过软件升级方式就可实现系统流畅性整体提升,这对于安卓手机简直福音。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

首先是小米12S Ultra新固件的续航时间并没有上个版本强,尤其是夜晚待机时,从之前一觉醒来消耗4%电量直接翻倍为8%,而在游戏流畅度方面,尽管没有大的提升,机身却出现了明显发热的情况。

根据华为官方信息,使用动态空间存储压缩功能可以为256GB省出大约20GB的空间,这对于手机存储相形见绌的用户来讲,确实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这项技术主要是针对存储照片、手游数据和不常用的应用数据进行压缩,对用户最“头疼”的微信,并不会进行优化。

不过有总比没有强,而对于系统而言,因本身鸿蒙HarmonyOS 3就足够流畅,加上我Mate50的手机安装应用比较少,因此在系统流畅度方面,并无明显差别。

为了流畅性 厂商不得不做出“牺牲”

不管是小米还是华为,其实都只是依托于现有的技术进行“优化”。小米的内存空间扩展能力其实就是在虚拟内存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再调整,这是一项存在于Windows的“上古”技术,安卓早在Android 2系统中就已经实现,当时还划分为zRAM与swap两大内存优化机制,只不过受限于读写和处理器性能,效果并不理想。

图源:品玩lzh摄

简单来讲,zRAM是通过把不常用的应用代码进行压缩,使用时候再进行“展开”,这种压缩和展开方式,对处理器运算能力比较依赖。而swap是目前手机厂商最常用的技术。是把空闲的ROM中划定一部分容量作为RAM运行内存使用,这样手机就可以把一部分应用软件通过这种方式,让它暂存在ROM中划定的空间中来读取运行。

但问题是虽然ROM的存储读写速度经过发展有提升,但仍然没有达到运行内存本身的速度,应用数据一多,就会出现明显卡顿。

zRAM图示说明 图源:凰家评测 swap图示说明 图源:凰家评测

不管使用哪项内存优化技术,要不就造成处理器高负荷运行发热,要不就造成本不该出现卡顿的应用卡顿。

而华为的空间存储压缩功能是根据系统中一个“标识”来筛选重复文件,但现阶段有很多应用并不会直接提供这个标识。并且应用一多,筛选便会一直在系统后台进行,对于手机重度使用者和手游玩家来说,这样频繁读取是否会间接对ROM带来额外损耗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问题是,内存拓展真能带来实打实的流畅性提升吗?

从国内测试结果来看很出乎意料,打开这种“内存融合”技术后,很多原本没有出现流畅性问题的机型都出现了系统卡顿,发热情况,甚至部分在通过增加可用内存,比如从3GB提升到7GB后,表现反而没有关闭这项低内存效果好。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米会着重优化3GB带来的效果,而不是盲目增加内存拓展的容量,显然前者带来的应用效率是要超过后者的。

 单靠手机厂商并不够

在我看来,简单的通过“内存扩展”技术以及“空间存储压缩”功能来提升系统流畅性,一开始会觉得流畅,但久而久之,反而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

安卓会越用越卡这是系统作用机理问题,打开APP软件一次除了会来回往复读写外,还会留下一定信息碎片,同时还会有强制回收应用问题,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系统卡顿发热。

安卓手机加入“内存融合”技术初衷非常好,但问题是,不同品牌的手机,RAM和ROM规格不尽相同,这样就导致在千元机上和旗舰机中开启“内存融合”后的体验完全不同。

很有可能旗舰机因为的RAM和ROM能够承载更大的的读写数据,反而通过这样的“借用”ROM技术手段可以提升系统流畅性,而中端机RAM和ROM因承载的读写差距较大,反而开启后,加上处理器性能并不足以“供能”,就会造成系统、应用卡顿,效果适得其反。

当然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安卓厂家问题,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上游应用APP开发商和上游硬件供应链协同解决,在之前《2022年,安卓手机为什么要全面普及64位应用?》这篇文章中,我就有表示:

目前很多主流软件仍为32位应用,如果运行在骁龙8+和天玑9000这类的新架构处理器上,就只能被锁定在低性能核心上,这样不管是锁屏“睡眠”还是打开“性能模式”运行,应用始终都处在并不省电的核心上,会因核心性能不足造成卡顿还费电。

不管是最早的安卓“黄油计划”,还是6.0引入的延缓App后台的CPU和网络活动减少电量的消费的Doze模式,其实在国内都出现了水土不服情况,国内的安卓应用程序会读取各种信息,甚至会应用联动,加上动辄几百兆大小,它们的进程会想方设法的存在于系统后台,无法完全关闭。

Android 13 图源:谷歌

而在压缩数据提升“读取性能”这件事儿上,谷歌已经在 Android 13中默认将可扩展的只读文件系统(EROFS)作为系统分区,这能让系统分区随机读取性能平均提升20%并减少14%系统空间占用,还可避免低内存情况下的卡顿。

这也是华为在EMUI 9.1就采用的技术,只不过之后做了开源,后续也有其他品牌跟进。

而考虑到目前国内升级到Android 13的机型并不多,这项技术无法再大众用户中进行快速普及,而对于较早的中端机来讲,能不能升级到 Android 13还是个问题。

对于大众用户而言,如果不是像我这样的手机装几百个APP的重度用户,现在的8GB、12GB RAM是完全够用的,如果容量不是非常满,动态空间存储压缩功能并不能派上用场。

最后我想说,如果通过这样复杂的设置才能提升手机体验,这本身就是有悖于厂商们所说的科技以用户为本的初衷。我能理解安卓手机厂商迫切想提升系统流畅度,但这可不是光靠手机品牌自身努力就能实现的,而是整个安卓生态共同作用结果。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91217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1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21日

相关推荐

  • 杀进纯电豪华轿车销量前三,小米汽车能否如愿?

    小米汽车价格谜底,3月28日正式揭晓。   ©TMT星球原创 · 作者|黄燕华 明日,等了三年的小米汽车就正式上市了。 两天前,“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宣布,小米汽车将于3月28日(本周四)晚7点正式上市。 截至目前,小米汽…

    专栏 14分钟前
    2.6K
  • 101亿,连连数字登陆港交所

    来源 / 节点财经 3月28日,连连数字(2598.HK)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跨境支付”概念的上市支付机构。 上市首日,连连数字开盘价为9.80港元/股,盘中股价最高为9.91港元/股,最低9.28港元/股。…

    专栏 14分钟前
    2.6K
  • SU7定价21.59万元,雷军一秒变雷神

    造车三年,定位高端的SU7终于发布定价,在行业掀起价格战之际,小米不得不卷入其中,给出21.59万元的低价。  作者/深海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上市27分钟,大定50000台,那个会玩饥饿营销的小米又回来了,恐怕这次汽…

    专栏 14分钟前
    1.9K
  • 小米造车营销出圈,雷军的互联网思维密码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1年,雷军曾立下三年之约,誓言要将小米汽车打造成为一款颠覆性的智能电动汽车。如今,小米汽车迎来了正式赴约的日子。 千呼万唤始出来! 3月28日晚间,小米集团董…

    专栏 14分钟前
    2.5K
  • 大模型重塑电商,淘宝、百度、京东讲出新故事

    作者:刘旷 随着AI技术日渐成熟,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国内互联网行业也随之进入了大模型竞赛的后半场,开始从“百模大战”转向了实际应用。大模型从通用到细分垂直领域的跨越,也让更多行业迎来了新…

    专栏 14分钟前
    2.2K
  • 从2023年财报解析海尔智家引领未来的两种趋势

    【蓝科技观察】3月27日,海尔智家发布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614.28亿元,同比增长7.33%;净利润165.97亿元,同比增长12.81%。 过去一年,家电行业依旧承压前行,但消费升级并未减速,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之下,海…

    专栏 14分钟前
    2.6K
  • 从电商营销到电商经营,快手商业化给了九字真经

    作者:倪叔  不由感慨,现在的快手无论是哪块业务,都有机会。就像减肥一样,不存在“局部减肥”而是“要瘦一起瘦”,快手生态上的情况也是如此,最新财报发出之后,大家惊呼,快手进入全面盈利时期了。 在这背后其实是…

    专栏 14分钟前
    3.0K
  • 鹰瞳科技发布2023年度业绩,营收增长79%,服务6.83百万病例

    来源 / 节点财经 3月27日,医疗人工智能企业鹰瞳科技(2251.HK,Airdoc)公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增长至2.039亿元,同比增长79.5%。公司持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毛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24%;毛利…

    专栏 14分钟前
    2.4K
  • 跨境支付第一股来了!连连数字登陆港交所 服务覆盖超百国

    雷达财经讯 3月28日,连连数字(「公司」;股份代码:2598.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跨境支付第一股。 连连数字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全面支付解决方案的数字科技公司之一。凭借…

    专栏 14分钟前
    1.9K
  • 蔡崇信也想上演“热辣滚烫”?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年初电影市场激烈的春节档大战中,减重一百斤的贾玲在电影《热辣滚烫》中实现了自己的完美蜕变。而被外界视为互联网巨头的阿里,也想在现实生活中上演属于自己的“热辣滚烫”大戏。在过…

    专栏 14分钟前
    1.7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