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都知道,一骗好几万,骗后才报案,后悔心又酸,不是骗子高,还是懒和贪。剧本没有变,演员天天换......”这是“互联网安全公益科普校园行”宣传彩页上的文字。“互联网安全高校公益科普活动”走进了4个省市的8所高校举办公益讲座,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互联网防诈骗宣传工作,新年之初,圆满落下帷幕。
在“互联网安全高校公益科普活动”的总结仪式现场,未来网总编辑万兴亚表示,向青少年科普网络安全知识,引导他们安全上网,是长期的、不间断的工作。5G时代,云科技、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技术在改变生活的同时也附带信息泄露、隐私保护、生命财产损失等网络安全风险。
纵观各类网络安全事件,大学生是受害群体之一,网络安全工作仍刻不容缓。
网络安全与吃穿住行是“孪生兄弟”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而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3968.9万人,大学生手机网民人口也逐渐增加。
环球网公益频道主编赵鹏说,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化和信息化校园如火如茶,互联网络融入高校建设和高校学子的学习生活中,向他们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潜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网络诈骗、网贷、网络交友陷阱等极大威胁着大学生的安全。
看到电商平台的节日大促活动,在某高校读大二的小美又忍不住疯狂“剁手”。正当她望穿秋水等待收快递时,有一天,却收到自称某网购平台的客服电话,告诉她“你网购的商品因‘订单有误,存货不足’需要办理退款手续。”于是,向小美发送了退款渠道链接和账号,假装为她办理退款理赔。
此前,浙江师范大学的小王因为类似问题,在自称某电商的商家为他办理退货退款时被骗。直到他的手机收到信息,提示他的银行卡被消费1888元时,小王才发现所谓的退款就是一场骗局。
这样的诈骗手段令阅历不深的在校大学生防不胜防。
环球网公益频道主编赵鹏致辞。 未来网记者 巩帅摄
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影响几乎面面俱到,不仅渗透到衣食住行领域,也是交友、娱乐的大平台。哪里有便利,哪里就有人觊觎。
据假面科技、娱公互动副总裁徐啸宁介绍,年轻人常用的一款APP“口袋狼人杀”后台数据显示,过千万的用户量主要群体是18-30岁的年轻人,其中在校大学生占很大的比例。在产品的运营中,工作人员注意到,许多大学生因为缺乏网络安全意识,没有掌握好风险防护技巧,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及财产损失等。
假面科技、娱公互动副总裁徐啸宁致辞。 未来网记者 王睿智摄
赵鹏强调,“教会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学会识别违法行为,预防网络诈骗,保护自我,非常重要。”
“互联网安全公益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正是依托公安部部署组织的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假面科技、娱公互动高级网络安全专家到多所高校,通过真实鲜活的网络安全案例,教莘莘学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鉴别网络风险,以保护个人信息和自身利益。
网络安全无小事 避免“中毒”需提高自身免疫力
万兴亚表示,网络安全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关系到个体和集体的隐私信息和人身权利。
他说,大学生作为我国互联网用户主要群体之一,其网络素养对未来信息化建设、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能力不足现象突出,“网络诈骗”、“校园不良借贷、网贷”事件在大学校园里频发,大学生分辨能力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对网络认识存在偏差及缺乏自我约束等,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安全价值观。因此,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让广大学子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加强辨识能力,防范不良信息和网络诈骗。由未来网主办、环球网协办,环球赋辰、假面科技、娱公互动提供支持的“互联网安全公益科普校园行”活动分别在山东济南、陕西西安、安徽合肥、浙江杭州4个省市的8所高校举办公益讲座。
活动邀请了首都网警、合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济南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西安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浙江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等网络安全专家为大学生们带来网络安全科普课,数万在校大学生受益。
全国公安文联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公安部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公安部装财局原副巡视员刘宝堆现场向主办方赠予了他亲自创作的国画——《映日荷花别样红》,希望“每个人都具备荷花精神,维护互联网安全,防范互联网犯罪。”
刘宝堆赠送国画作品——《映日荷花别样红》。未来网记者 巩帅摄
他说,大家身处的社会环境有不法分子存在,预防、解决互联网安全问题,就要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高自身免疫力,洁身自好,做到“四个不”:不沾光,不捡漏,不占便宜,不蹭油。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保持和谐美丽平安的社会环境。
练就火眼金睛识别陷阱 揭穿“馅饼”“坑友”伪面目
“无抵押贷款”、“扫二维码就能拿奖品”、“低价网购商品”“点击领红包”……这些诈骗手段在生活中不鲜见。如何不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认清冒充的伪“亲朋好友”的正面目?
对于目前经常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网购类诈骗,西安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政委梁愿平说,接到此类电话,首先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能扫二维码,更不能转账,以免上当受骗。如遇到快递不发货或者丢失的情况,可以向快递公司官方客服咨询。“不少诈骗分子冒充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等,以应急用钱、财务支出等理由进行欺诈。还有的诈骗分子虚构身份信息,以聊天交友的方式与受害人熟悉,然后通过介绍投资理财、推销产品等实施诈骗。”
济南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韩涛警官告诫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不点击,不轻信,不隐瞒。“不随便点击不明链接和网站,尤其是弹窗网站,不随便回应陌生人信息;不轻信QQ、微信等聊天软件上的充话费、转账、领红包等信息,要通过视频聊天或语音等方式进一步确认后,再进行操作;不隐瞒自己被骗的事实,当获知自己社交账号被盗时要广而告之,揭发骗子行径,避免好友上当受骗。”
冒充公检法,“猜猜我是谁”的诈骗手段也在生活中常见。
对此,梁愿平说,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形式办案,也没有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和“资金清查账户”,更不会仅仅通过电话就告知当事人转移财产。另外,公检法机关也不会通过QQ、微信或传真等方式发布“拘捕令”、“通缉令”等强制措施文书。
在梁愿平看来,网络诈骗具有行骗面广、隐蔽性强、犯罪工具智能化等特点,不管骗子多狡猾,一定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转账、不汇款,做到“三凡是”、“四不”和“六不要”。即“凡是自称行政、司法部门来电要求转帐、汇款的都是诈骗;凡是未经认证的网站发布购物、购票信息的都是诈骗;凡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要求转帐、汇款至陌生帐户的都是诈骗。”
未知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不明帐户不汇款,陌生链接不点击。
个人密码、验证码不要给;网络购物、兼职、刷信誉不要贪;老板要汇款、客服要退款不要信;不明链接不要点击;接到洗钱、藏毒、公检法电话不要害怕;未核实身份不要转帐。
合肥三联学院18级交通工程专业的同学说,网络安全科普讲座来到学校,弥补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较弱的空白,对于养成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很有帮助。
出席“互联网安全高校公益科普活动”的总结仪式的领导嘉宾还有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陈峰,公安部三局干部赵稳,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首都网警”团队负责人周斌,环球赋辰总经理宮恩斌,民建北京市朝阳区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互联网安全高校公益科普活动”首席法律顾问乔祥国等。
原创文章,作者:新智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