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爱在天边”,牧民达西的非现代生活

生活本就千姿百态,各有各的活法、精彩或无奈。

某媒体人曾和西北一没读过书的放羊娃有过这样的对话:

你为什么要放羊?

放羊是为了娶媳妇儿。

为什么要娶媳妇儿?

娶媳妇儿是为了生娃。

为什么要生娃。

生娃是为了放羊……

读过一些书,江湖人称矮大紧的同学曾写过一首歌:

生命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布里亚特蒙古族人达西斯仁,在本科毕业后回到了自家牧场,成为一名有自己想法的牧民。近一年来,他用快手(快手号:Mumindaxi)记录和分享着自己的幸福日常和部落文化……

这,就是生活,真实而自然,丰富而多彩。

1593054562(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居住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锡尼河两岸的布里亚特部落,是蒙古族的一支,现今大约有8千人。

达西斯仁家的牧场大约有1000亩,位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西苏木好力宝嘎查,距离海拉尔市大约70公里。

在牧场,天亮的时间,夏季是3点多,冬季是7/8点。达西斯仁夏季起床的时间大约是4点。这时候,母亲道力玛已经做好了早餐。

早餐一般是奶茶和炸果子。如果有客人来,还会准备抹有“希米丹”(稀奶油)和白糖的面包(列巴)等食物。

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奶茶与其它地区不同。用壶将砖茶沏成浓浆,开水装在另一暖瓶中,牛奶单放容器内。布里亚特奶茶一般不加盐。喝茶时,将茶浆、开水、牛奶以每个人的习惯兑成不同成色的奶茶。

早餐后,达西斯仁会和父亲达西尼玛,以及自己的新婚媳妇儿陶格陶玛去放牧。牧场里有20多头骆驼,还有几十头牛、羊、马。除了冬季冰雪覆盖草原时,其他季节,这些动物都散养在草场。

中饭或者晚饭,母亲道力玛常常会准备手把肉,或者布里亚特包子。

布里亚特包子是一种独有风味的蒙古族美食,有着“面团里的手扒肉”的美誉。它的外型与其他民族的包子并无多大差别,其最大特点在于包子馅的制作,包子皮在捏褶子收口时,不将其收紧捏扭,而是留个小口,蒸的过程中馅的鲜香便弥漫出来。

这种多汁鲜香,来自包子馅里肉丁的大小与葱韭融合蒸制激发出来的美味。包子馅主要由碎羊肉、羊尾或羊下水、牛肉或马肉切丁做馅,再放些大葱、洋葱或草原上生长的野韭菜。

1593055172(1)

牧场四季分明。达西斯仁不同季节的主要工作也不同:春季接羔,夏季剪毛,秋季打草,冬季喂羊。

都市与牧场的两难选择

近年来每天在牧场的高强度劳作,再加上母亲道力玛一日三餐美食的喂养、幸福爱情的滋润。达西斯仁已经从学生时代的小鲜肉,变成了一个身高一米七五,体重超过200斤的蒙古壮汉。

1991年出生的达西斯仁,中小学都在离牧场70公里外的海拉尔市就读。送达西去城市上学,主要是父亲达西尼玛的决定。达西尼玛是锡尼河两岸布里亚特蒙古族人的明星之一,他是呼伦贝尔市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赛驼”和“蒙古族驼具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1593054799(1)

达西自认为从小就缺乏艺术细胞,与常人对蒙古人印象里的能歌善舞无缘。但在高一时,他代表学校参加呼伦贝尔市组织的青少年中国式摔跤比赛,就拿了个第三名。在高二,他拿到了这项赛事的冠军。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读本科时,他还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博客(摔跤)比赛。

2014年,本科毕业之后,在朋友眼里“开朗”、“靠谱”、“不太会说话”的达西回到了自家牧场,和父母亲一样,成为一名牧民。

达西的选择,在当地并不多见。牧场里出生的90后的大学生一般在毕业后都会选择去城市工作。毕竟,一年四季几乎无休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夏季暴晒、蚊虫叮咬,冬季严寒的环境;最难受的还有牧场时常没有手机信号,方圆几里甚至几十里都难看到人。这一切,让早已习惯城市繁华、现代生活的年轻人难以接受。

刚回到牧场的前半年里,达西也曾动摇,几度想离开牧场去城里找工作融入都市。但看到每天辛苦劳作的父母在逐年衰老;想到如果自己离开,“赛驼”、“驼具制作”文化传承就可能失传,达西又会纠结。很长一段时间里,达西就这样在去与留之间摇摆不定。

最终让达西割舍不下、安心留在牧场的,竟然是那些他参与接生且每天放牧陪伴其成长的小羊羔和牛马骆驼。“我们布里亚特蒙古族祖祖辈辈都是在草原上和牛羊马骆驼这样生活,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达西现在解释为什么最终留着牧场时,心态和语气已经十分平静。

留在牧场,可能是冥冥中长生天的旨意。因为,在这里,有他的父母亲、有部落的文化传承,还有那美丽的姑娘。

美丽的巴斯甘和哈马甘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有段时间,达西特别喜欢听这首《敖包相会》,经过牧场附近的西博敖包时,他也会去祭拜。

“敖包”,蒙古语为“堆子”、“石碓”等意思。敖包,一般都堆积在山头,起到路标的作用。敖包形式大体相似,在圆坛之上,堆积石头呈锥形,上面插着一些树枝。

蒙古族人祭拜敖包与蒙古民族对“天”和“地”的崇拜密不可分。把敖包当作神的化身,崇拜、祭祀、赞美诸神,其目的是为了祈求神灵“赐予幸福、消除恶魔”。

幸福来得其实并不突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达西的心目中,初中同学、巴尔虎蒙古族的陶格陶玛就是那美丽的姑娘(巴斯甘)。2017年,达西和陶格陶玛正式开始恋爱。2020年4月,俩人领证,和父母居住生活在牧场。除了受疫情影响,暂时没有举办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以外,达西斯仁已经成功将陶格陶玛从巴斯甘追成哈马甘(媳妇儿)。

有了陶格陶玛的陪伴,热恋中的达西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到布里亚特文化、分享自己幸福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而喜欢摄影、喜欢蒙古族文化的好友包文锐,让达西的这一愿望得以实现。

1593055092(1)

包文锐平时在海拉尔市的某银行工作,周末节假日,他时常会到牧场看望达西一家。2019年开始,包文锐将拍摄的达西日常生活短视频,在快手等平台陆续播放。在每周二、四、六晚上8点,达西还会在快手开通直播,和老铁们聊天。

看到达西在短视频里挤驼奶,远在北京、上海的老铁们纷纷留言或私信要尝尝。达西就将挤好的驼奶装箱,泡沫箱子里放上冰袋保鲜,快递到北京上海等地。

看到道力玛妈妈做的美味的手把肉、布里亚特大包子,好吃的老铁们更是按捺不住,纷纷跑到达西的蒙古包现场品尝。

疫情开始后,老铁们不方便再跑到牧场。达西就在快手号上开起了“牧民达西的小店”,卖老铁们喜欢的驼奶粉、牛肉干等食品,几个月就销量上千。

现在达西最希望的就是疫情早点儿过去,外地老铁能自由来到自家的牧场:住蒙古包,骑骆驼,挤驼奶,吃手把肉、大包子。

到那时,达西和陶格陶玛延后的婚礼也能正常举办。在传统的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上,酒过三巡之后,小伙子们可以跳起"鹰舞"、摔起蒙古跤;姑娘们可以跳舞、唱起《布里亚特情韵》。说不定达西的新娘,陶格陶玛还会亲自唱起《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心爱在天边
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
草原茫茫天地间
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我的心爱在高山
高山深处是巍巍的大兴安
林海茫茫云雾间
矫健的雄鹰俯瞰着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
白云朵朵飘在飘在我心间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心爱我的思恋

……

 

原创文章,作者:新智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29062

(0)
上一篇 2020年6月29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