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与直播的“低价”探戈

10个月前,梅姐(化名)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直播带货,10年的工作经验在镜头前完全“失灵”,个位数观看量更让她一度怀疑人生。

而今年4月,梅姐面朝西沙群岛的湛蓝海域,对着400万人侃侃而谈,不仅流利地科普着海钓知识,还能和观众熟练互动——现场“送鱼”,分享烹调经验,俨然蜕变成了成熟的“达人”。

同样蜕变的不止梅姐,还有“手撕千片纸尿裤”的老蔡、开发“千元车膜”的大晴……在京东采销的直播间里,各品类的采销人员从幕后转到台前,在从标品3C产品到非标品的户外产品,“红马甲”们依托直播间,在原本就不高的利润区间里,再次“撕开”一个个更低价的空间。

“人、货、场”的变化像万花筒,每年都会玩出新花样。今年的618,“简单、直接”成为大促主题,可单纯低价早已不能满足“既要又要”的消费者。

为了掏空用户的钱包,平台、商家又要“整活”吸引注意,又要保证品质和服务。在人人都想要低价,商家又要高增长之下,电商平台该怎么办?

01

直播小白,如何打造400万人的垂钓狂欢?

2023年8月,梅姐和团队开始了第一次直播,观看量涨跌纯靠鱼情好坏,直播间每天的人数最多也只有三位数。

采销团队都是清一色的直播小白,户外钓鱼直播在京东采销直播中更是第一个,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团队压力可想而知。

“完全不懂流量密码,每天都在怀疑和自我怀疑中”,整个团队一度士气低迷。

去年冬天,哈尔滨靠冰雪旅游火出圈,梅姐带着蹭热点的想法前往哈尔滨。

从幕后走到台前,每个直播新人都会深深地记住自己第一次爆火的瞬间。此次的哈尔滨之旅,就是这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有天心血来潮,我带着女同事们套着京东采销的红T,扎着小麻花辫出镜,大家都笑称我们是户外姐妹花。”事实证明,搞活真的有用,东北“户外姐妹花”的亮相,让直播间的用户留存时间,直接从几十秒突然涨到两分半。

梅姐突然感觉,自己找到了流量密码。“要火就要放下身段,而且要‘宠粉’。”

之后,梅姐“什么火玩什么”,直播间的观看人数也暴涨到4位数。在零下20多度的哈尔滨,梅姐带着大家一起跳舞,原本一成不变的红外套也换成东北的花棉袄和军大衣,“我本身也是东北人,整活手拿把掐”;在中央大街的街头,梅姐遇到同样在直播的网红达人,直接现场一起跳起了“科目三”…… 直播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也成为今年哈尔滨爆火中的热门短视频。

第一个直播小高潮结束后,梅姐带着流量的余温,马不停蹄开始了西沙群岛海钓之旅。

4月中旬,梅姐带着一众钓圈达人,从海南出发,船行22小时到西沙海域,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海钓直播。

如此大手笔的远航海钓直播在钓鱼圈都十分罕见,“京东红”遇到“西沙蓝”,在一次次甩杆中成为人们繁忙生活中心灵的“电子绿洲”。

“卖货直播”变成了“治愈综艺”,也刷新了多个直播记录。

根据京东直播数据显示,两天共计18个小时的直播,直播间总访问人数超398万,70万点赞,总评论次数88万,梅姐直播间的销量也从之前的一小时几单,到现在的几万单。

户外直播性价比太低,不是卖货的“最优解”,但却为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场景体验。“你看了我的直播,感受到户外运动的自由和快乐,开始关注钓鱼或者其他的户外项目,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梅姐对商业数据派说。

梅姐的成功,也给京东采销直播间带来新思路,越来越多的趣味内容在京东采销直播间出现:家电厨具直播秒变采销相亲角、生吃鸡蛋、包饺子大秀、高唱歌曲、甚至是东哥数字人直播......

标杆直播间的内容丰富化后,京东直播开始“上道”,集中爆发。5月31日晚上8点-12点,京东直播观看人数同比增长460%,其中京东采销直播订单量较去年双11开门红4小时增长300%。

成立21年后,京东的货架场就这样悄然改变,赶上了内容场的班车。

02

艰难的低价谈判

“内容场”台子已搭好,“最低价”的“货”在哪里?

如何创造“最低价”可是一项技术活。抢占用户“最低价”心智,虽是各家平台的共同目标,但价格是电商行业上下所有人坚守的“防线”:商家要求控价、平台和用户则希望越低越好。

商家对价格的坚持老蔡(化名)深有体会。

老蔡壮硕黝黑、说话中气十足,圈内人都知道,他有一个绰号——“手撕千片纸尿裤的男人”。但没人知道,他也是“撕下”纸尿裤价格的第一人。

今年初,老蔡带领团队谈判了半年,终于和日系某品牌协商好,降低了纸尿裤四分之一的价格,当时的艰辛让他记忆犹新。

日系某品牌在纸尿裤领域是妥妥的老大,常年市占率第一,但价格能不能再降一降,让消费者获得更多实惠?

商家是“最低价大战”中最关键的一环,但通常不会轻易让出定价权。定价权背后代表着利润空间,品牌希望通过统一产品全网价格,或是专门针对各个平台推出的渠道款商品,来实现各家平台的平衡。而平台则希望获得最低价,这通常与品牌的初衷不一致。

“我们拆开了纸尿裤计算了成本,日系某品牌的合理价格大概在79元左右,品牌能保证利润,用户也能得到实惠。”

老蔡向商业数据派说道,去年日系某品牌纸尿裤在国内市场价109元,可报关价格只有62元,中间的差价主要是市场营销成本。但近几年该品牌没有在国内投放广告;另一边,纸尿裤团队走访经销商了解到,这里提货的裸价能拿到75-76元。

根据调研,老蔡希望与日系某品牌谈判,将京东直采的价格降价到79元,让利给消费者。

因为此品牌的控价要求,老蔡的谈判十分艰难。

为此,从去年5月开始,京东自营决定停采他们的纸尿裤,与此同时通过日本直采和经销商进货保证79元左右的货源。

终于在去年双11前夕,日系某品牌看到了消费者的反应,决定降价四分之一,让利给消费者。此后,该品牌降价变成了行业的“风向标”,多个进口合资品牌和其他平台纷纷跟进。

让商品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让消费者获得又便宜又好的商品,促成消费者和品牌的良性共赢,是老蔡和纸尿裤采销团队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进入2024年,老蔡发现大众化的产品越来越卖不动,用户消费习惯有两极化的趋势:要不越买越高端、要不越买越低端。

因此,在撕掉大牌纸尿裤的价格后,老蔡将注意力转向价格敏感的下沉市场。

“乡镇的宝妈也用纸尿裤,但是为了节省开销,会水洗纸尿裤晾干后重复使用。”老蔡思考,如何能让下沉市场的宝妈们能实现“纸尿裤自由”。今年618之前,老蔡与一家纸尿裤产业带品牌一起设计了一款6毛一片的纸尿裤,测试上架后,该纸尿裤一天销售了100万单。

除了老蔡,梅姐在看到了自行车类目的火爆后,将注意力放在了起步价5000元的公路车上。

消费趋势的两极化也在户外品类上上演着。梅姐希望将“奢侈品”公路车“大众化”,拿下低端市场。

根据用户对公路车的消费偏好,梅姐将售价定在3000元以下。

“一听到3000元的售价,厂商以为我在开玩笑,说这不可能。”但看到梅姐收集的用户偏好零件信息和成本计算情况,品牌动容了。

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极端压缩成本,并不是易事,喜德盛第一轮开发出的车型最低都要4000元,这不满足梅姐的目标,与商家的拉锯战就此打响。

3个月的艰难谈判让梅姐一度想放弃。“我们磨了很久,每周都要沟通3-5次,但品牌方还是不想配合。焦灼之下,我们和喜德盛聊,先将这款车的售价降到2799元,少量测试看一下反响。”

出于信任,喜德盛拿出了1000辆进行测试。没想到几分钟,这款车就售罄,速度在自行车品类里十分罕见。这也让喜德盛看到了低价公路车的广大市场,决定继续开发。现在,喜德盛和京东采销开发的RC618已是京东公路车的爆款,月售已经达到2000+。

03

直播间+饭桌=中国式生意

采销通过直播间链接“人”,又通过“饭桌”链接着形形色色的商家。

年飞行 9 万公里的老蔡,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品牌商,除了聊生意,也会在饭桌上插科打诨。

有时候,订单就是在这些插科打诨中谈成了。

“比如有些供应商就是喜欢侃大山。这次跟你聊高兴了,原本谈不下来的福利和政策就给我了;还有一些品牌希望我用更专业的方式来打动他;而有些品牌想要我给他更多的运营指导,帮助他生意做得更好。”

讲究 “中国式生意”的采销体系遇到了直播,奇妙的化学反应就形成了。

作为直播电商的催化剂,采销直播能缩短商家和消费者的距离,采销可以随时了解用户需求,快速向商家反映并做出决策。

“2000份试用装秒罄”是老蔡直播生涯中的第一次“震撼”。“开始不相信我们的直播有那么大的能量,我就觉得这个直播是闹起玩的。”

一次直播过程中,充当主播的采销突然问老蔡要了2000份试用装,“我说这么多你不得卖很久,我们还要承担仓储成本。他说没事,你信我。”老蔡没有想到的是,试用装一秒售罄,还被用户追着要了好久。

“我觉得京东采销的专业,能给用户带来的低价高质产品的形象已经被新一代消费者认可了。”借着这股劲头,老蔡也定下目标,希望今年能将京东采销的纸尿裤品类做到市占率的50%以上。

梅姐也经常在直播过程中接到临时订单。

一次直播,粉丝向梅姐咨询滑雪帽,想要性价比高、能戴在雪盔里轻薄舒服一点的款式。梅姐接到需求后,立刻联系场控找负责滑雪品类的采销。滑雪品类采销筛选后立刻给品牌方打电话,希望紧急调货。

“品牌也很懵。因为那时候已经下班了,他们的滑雪帽没打算促销,也没定计划。”在采销的软磨硬泡下,品牌方跑回了公司申请价格并迅速上架。“这对我们来说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帮助用户在直播间中找到需要的商品,将体验做到极致。”梅姐对商业数据派表示。

除了帮人找货,和直播间粉丝互动的经历、对用户消费需求的实时监控也让采销们更懂消费潮流,采销直播间又进化出新的功能——反向定制。

大晴是做汽车膜类的采销,在一次直播时关注到一个评论:我希望车能像裙子一样,能随着我的心情改变颜色。同样是女性的大晴,记住了这条评论。

大晴做车膜类采销已有三年,期间跑遍了全国大小车模工厂,从源头母粒(车膜原料)开始溯源,对车膜的成本做最深度的了解。一个改色膜从产品到安装,市场价格在4000元左右,大晴打算将价格“撕”到2000元。其中,改色膜的施工成本就要1500元,改色膜必须降到500元。

“我向厂家提出想法后,他爽快的答应支持,愿意一块儿把车膜市场做大。我觉得蛮感性,但也非常有魄力。”于是,大晴将改色膜从4000元直接砍半,1799元全国3000家门店包安装。

短视频平台一直在改变传统电商“人、货、场”的概念。三个字虽然简单,但直播电商丰富的玩法也造就了不同的“场域”。和此前的网红直播主要看价格、看流量不同,无论是梅姐的 “治愈综艺”、老蔡的“低价谈判”,还是大晴的“满足愿望”,京东采销都在重新构建直播电商对“人、货、场”的定义。

不可否认,618大促走过十六年,商家逐渐失去了在大促节点创造销量的神话,保利润、赚到钱成了优先级。而平台们告别了高速增长,用户、服务、供应链代替GMV成为关键词。

游戏规则不断在变化,场上玩家们只有洞察变化,并迅速做出响应才不会被淘汰。而京东通过采销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京东不会成为抖音、拼多多第二,京东只能成为京东2.0 。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301609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