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与腾讯的冲突,是商业竞争还是道德绑架?

头条与腾讯的冲突,是商业竞争还是道德绑架?

文/周兴斌 微信公众号ID:bangmangtuan

近期,字节跳动与腾讯的烽烟再起引起了人们关注,外界褒贬不一。有人力挺腾讯继续保护用户权益,拒绝头条系等“有算法无价值观”的利益导向产品;有人则觉得微信接连“拒绝”多闪、抖音等竞争对手,心态不够开放。

作为10亿量级用户产品的微信,是否必须要向头条这样野心勃勃的竞争对手开放地盘?头条腾讯频繁摩擦背后,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回归基本常识:私人产品何时成了“公地”?

从抖音方面的回应看,它们已经将微信视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如果不对抖音等头条系产品开放就是不道德的。

那么问题来了,微信真的是基础设施吗?

首先,我们先来对比与微信同类型的企业与产品。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等发达互联网国家,从来没有民营企业的产品当做社会基础设施的这一说法。互联网时代从来不缺好的产品,如果只是因为产品做得好,用户基数大就被认作是基础设施无疑有失偏颇。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windows系统、安卓系统、ios系统这样的产品影响力如何?作为整个互联网时代基石的产品,它们服务的人群比微信还多。再比如用户遍布全球的脸书、谷歌,亦鲜少被国内外用户认为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基础设施。

以苹果为例,苹果通过操作系统/AppStore/iPhone/iTunes形成了一个软硬件一体化的封闭系统,在这个系统之内,苹果掌控规则,执行规则,任何不按照苹果的规则参加游戏的人都会被拒之门外。但苹果的闭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更是一度被认作是创新的代名词。

相比之下,微信目前不论是体量、还是功能,更像一个社交工具,更不应该只是被竞争对手倡导了几句,就被“双标”列为基础设施。

其次,我们不妨了解一下什么是基础设施。

社会总资本分为分摊资本和私人资本,前者就是指基础设施。在互联网时代下,基础设施的法理学认定必须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1、竞争对手必须获得该设施才能够运营。

2、由于技术或者成本的原因,竞争对手自己无法复制,或者复制会造成严重的浪费。

那么,如果将这两个必要条件放在抖音与微信之上,能够满足吗?答案显而易见

一方面抖音支持今日头条、微博、QQ、微信、手机号等5种登录方式,客观说明它并不需要获得某个特定的社交平台产品才能登陆,因此不存在离开微信就无法经营的情况。

另一方面,抖音本身就拥有手机号在内的众多注册方式,所以,仅仅从这一点上看,与其说微信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倒不如说微信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套生态系统。

头条与腾讯的冲突,是商业竞争还是道德绑架?

况且,抖音用户数和用户日活量飙升靠的也不是微信。去年腾讯拒绝抖音短视频直接分享后,抖音曾高调回应,“抖音用户数增长并不依靠腾讯的微信”。这也直接回应了微信并不是基础设施。

头条与腾讯的冲突,是商业竞争还是道德绑架?

既然高速增长时没有依靠微信,那么现在抖音流量增长陷入瓶颈,就更不应该把微信看作“救世主”,微信也没有这个义务。

说到底,腾讯也仅仅是一家商业公司,需要对投资人负责,对员工、用户负责,没有义务对竞争对手负责。至于说是否选择向其他公司开放,仅仅取决商业本身理性的决定,而不是利益相关方一面之词,以基础设施论予以道德捆绑更是无稽之谈。

探讨商业伦理:再开放的生态也有规则底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各大巨头都把自己生态圈看得无比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圈不向任何产品开放。例如百度开放技术,对外进行技术输出,阿里开放产业链,通过各种投资链接他的中小商户和云系统,实现阿里系内一站式采购。

而主张“去中心化”的微信主要更是在产品层面上进行开放,以开放、连接、助力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既有营销渠道的开放,也有支付工具的开放。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从来都是由商业平台自主选择跟谁合作、怎样合作。

2013年8月,阿里以“安全”之名停止淘宝与微信一切数据链接,不久后,淘宝网封杀了外链二维码,直指微信5.0的扫码与支付功能;之后,还一度封闭蘑菇街,屏蔽百度爬虫,避免这些流量入口与产品信息外露,从而防止自己的核心商业价值造成损害;2014年11月,微博发起了一系列针对微信公众号推广的封杀举动;2018年8月,微博称因头条擅自抓取微博自媒体信息,将封掉其第三方接口;……

在国外这种案例更加频繁,据外媒报道,近日苹果已经关闭了Facebook发布内部iOS应用程序的功能,从Facebook应用早期版本到午餐菜单等基本工具被悉数关停。苹果表示,Facebook向iPhone用户发布的这个“市场研究”App,违反了双方关于允许Facebook收集用户各种个人数据的协议。

所以,互联网产品生态之间的互相封闭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如果非要扯到道德、基础设施论上,多少有些混淆视听、道德绑架的嫌疑。

再次回到此次的论题,微信是否有权拒绝抖音呢?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抖音有没有在微信的规则内进行活动。二是微信的登录授权是否不可替代。

后者自不用说,即使无法使用微信账号登录,抖音用户的太阳照常升起。毕竟还有包括手机号在内的多种登录选择。而且本身用什么方式登录,对用户来说影响就极少,更不会影响他们使用抖音的后续体验。

就前者而言,近日头条旗下的多闪、抖音等产品纷纷被爆出:擅自读取用户微信内好友列表,并在多闪、抖音等平台上进行推荐好友。这样的行为明显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毕竟,在各种亲戚、朋友共存的微信生态系统之下,并不是每一个都希望别人知道在自己在诸如抖音这样的平台上喜欢看什么,又拍了什么。

事实上,微信对侵犯用户隐私,破坏微信生态的产品一贯采取“零容忍”的原则。不论是每年春节期间对营销活动的惯常性打击、还是对一些存在诱导分享嫌疑鸡汤文的主动隔绝,背后都彰显了微信对用户的保护态度。

近日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决定自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这也表示APP违法违规的现象已经成为监管的打击目标。

这与近期微信发布的《关于近期诱导违规及恶意对抗的处理公告》不谋而合,微信积极响应监管指导,凡是通过现金奖励、虚拟奖品、测试等方式,诱导用户分享、传播外链内容给好友,严重影响朋友圈、群聊等功能的用户体验的产品,将实行全面封禁。

换个角度,从以微信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来看,腾讯既是微信这一生态系统的建设者,也是守护者。毕竟面对10亿量级的用户,腾讯责任重大,而主动屏蔽这样一些“外来物种”,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从今日头条等一系列产品的崛起来看,其占领市场的核心武器“算法精准推送”,可能并没有起到为社会的公序良俗起到多大作用,反而是对一些色情、低俗的内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被人诟病为“算法没有价值观”,多次受到执法部门的整改通知。此外,依据算法进行大量的精准推送,让人置身于信息茧房之中,极大的造成了信息的孤岛,使得用户接收信息的维度变窄。

作为一个数十亿人都在使用的国民级APP,即使在社会责任上,微信也有必要对这样“无孔不入”的产品进行封禁,以维护自己的声誉。
尽管恶名远扬,但抖音等头条系产品似乎一直把微信当成公共场所。近期今日头条更被爆出为了春节拉新用户,不惜72次恶意对抗微信平台规则的举动。而微信一有回击,更四处喊冤,煽动用户情绪、道德绑架舆论。大有一种反客为主理所应当的感觉,微信会容忍吗?可能换谁都不会。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一定要泾渭分明。商业的归商业,道德的归道德,讲道德没错,但并意味着无理取闹。如果非要把道德强加给商业,显得有些过于情绪化,多少有些下乘。

对于字节跳动而言,一家估值快800亿的公司却屡屡用道德牌开打舆论战,将自己置于弱者的地位,这样的做法难免与独角兽公司的身份不相匹配,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毕竟,“你弱你有理”的做法其实更像种强盗逻辑。正所谓在商言商,开放合作与否更应该从商业原则出发,而不是针对微信简单粗暴的道德绑架。
作者:周兴斌,微信号:wx1141688,公众号“周兴斌”,欢迎署名转载。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知名科技自媒体。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网易看点签约自媒体作者,2017年度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砍柴网、界面、今日头条、搜狐、腾讯、新浪、网易、Donews等50余家平台发布。

原创文章,作者:新智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4851

(0)
上一篇 2019年1月31日 下午5:29
下一篇 2019年2月1日 上午10: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