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上的真假,究竟谁说了算?

伯虎点睛:得物,逃不开质疑声。

来源 | 伯虎财经

文 | 唐伯虎

从毒APP开始,得物一直走在一条掌声和质疑声并存的路上。 

近日,由于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抽检中产品抽样不合格率达50%,得物又一次被放到了镁光灯下。 

通过得物鉴定的产品中,竟然有一半出了问题?它的可信度实在值得怀疑。 

虚惊一场 

1月1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了直播电商产品质量调查的结果。据报道,在对电商平台所销售商品抽检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平台存在随意标注原料含量、以次充好的问题。 

得物、小红书、快手等纷纷“中招”,其中,得物的不合格率竟然高达50%。 

消息一出,因助长炒鞋风气、被曝鉴定失误等事件饱受质疑的得物,再一次成了舆论场的焦点。 

作为一个潮流电商平台,得物以“先鉴定、后发货”的模式出圈,一直是潮人们淘货的集合地。但是,也因为鉴定模式的存在,一旦商品出现问题,用户们更加难以容忍。 

得物的“求生欲”很强。1月17日凌晨,得物连夜发出声明,回应问题商品事件。 

据平台解释,此次抽查共涉及得物四个产品样品,有两款商品存在问题。它们在产品理化指标和安全性方面符合国家标准,但使用说明(标签)上存在不合格项目。 

例如,上海尺间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男士口袋logo短袖”,号型规格标注和图形符号不合规;杭州黑星服饰有限公司责任公司销售的一款羽绒服存在地址未标注、相关成分未标注等问题。 

(图源:网络) 

这两款商品已于2021年8月在得物APP下架。两家涉事公司也发出了相应的说明,其中,上海尺间科技公司已经在2021年11月与得物终止合作。 

了解事件始末后,消费者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 

不过,伯虎财经疑惑的是,下架是平台应对问题商品的最优解吗? 

不同于淘宝这样去中心化的平台,得物上每一款商品的流通都会经过平台的把控。在这种机制下,如果还有质量不合格的“漏网之鱼”出现,得物扮演的角色不可能是无端躺枪的“受害者”。下架之于得物,无非是一个推卸责任的幌子。 

当被动下架越来越多,得物还能维持它的体面吗?  

从毒APP到得物 

如果说小红书是内容平台努力做电商,现在的得物则是电商平台在努力做内容。 

得物创始人杨冰在“为爱发电”这方面可以说是天花板级别的人物。2004年,年仅18岁的杨冰出于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创立了篮球资讯交流社区hoopCHINA.com,也就是虎扑的前身。 

2015年,关注潮流事物很久的杨冰发现,球鞋交易真伪难鉴、品质难保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于是,他开始二次创业,上线了毒APP,为用户们建立一个球鞋文化和潮流文化的交流社区,并在2年后进击电商,转型做球鞋交易平台。 

通过这种“讨论互动+买卖”的方式,毒APP成为了热爱运动、潮流的年轻人们的集聚地,也逐渐搭建起专业鉴定团队。 

2020年,杨冰瞄准了更大的潮流文化市场,他将毒APP正式改名为“得物”,迈出运动潮品的圈子,开始走向更大的舞台。 

它相继与COACH、戴森、Beats等品牌建立合作,成为诸多潮品的首发阵地。在得物上,你可以买到乐高X兰博基尼的联名拼砌玩具,也可以买到Dior X Air Jordan 1的联名款球鞋。 

多位明星的主理潮牌也入驻了得物,包括陈伟霆创立的服饰品牌CANOTWAIT_、华晨宇主理潮玩品牌BORN TO LOVE等。它们的销量十分可观,2020年9月25日,BORN TO LOVE首款大师艺术联名潮玩Marsper Masterpiece No.01开放限量预售,1秒即售罄。 

(图源:网络) 

现在的得物,俨然成为了国内潮品电商的头部平台。回看它的成长之路,不是无章可循。 

首先,杨冰本人就是潮流文化的爱好者,他深耕领域多年,既懂潮品,也懂潮品的目标消费者们。 

热爱限量版球鞋、潮玩的大多是Z世代,他们对潮流文化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对高溢价产品接受度较高,而得物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碰撞的空间。在得物上,他们是粘性最强、消费力最高的群体。 

根据2020年9月人民网报道,得物上90后电商主力消费人群占比超过75%。 

其次,先鉴定、后发货下,得物这种强中心化的平台监管机制为买卖双方建立了信任机制。 

还没更名前,得物就已经在鉴定业务上发力。譬如,它成立了鉴别实验室,对各类潮流单品建立详细的鉴别档案,不断迭代更新鉴别方法;与被称为“鉴定国家队”的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推动球鞋潮品鉴别行业的标准化。 

另外,得物为通过鉴别的商品配备了“防伪四件套”,包括官方出具的鉴别证书、防伪扣、包装盒以及品牌胶带。

层层防护下,即使对卖家的身份不甚了解,买家也愿意在得物上购买心仪的商品。对于卖家来说,如果买家退货,他们也无惧商品被掉包的风险。 

然而,看似严密的流通机制,护住了球鞋,护不住得物。 

质疑声从未停息 

多年来,伴随着得物的质疑从未停止。 

其一,平台的鉴定实力,可能没有宣传出来那么强劲。

得物宣称“每个品类、不同品牌,都会有专业鉴别师逐渐查验”,且每件货品都要经过收货——质检——拍照——鉴别——防伪——复查等多道工序。 

但是,实际执行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用户在得物鉴定的戏剧化经历,细数起来出一部电视剧也不嫌多。譬如,同一件商品,得物线上、线下鉴定结果不一致;专柜购入的商品,得物的鉴别结果可能为假;得物购买的商品,再次鉴定后显示为假货…… 

要知道,鉴定是得物的核心优势。作为第三方平台,鉴定精确度可能很难达到100%,但当鉴定失误事件层出不穷,得物要怎么圆过去? 

另外,加持在得物上的“鉴定国家队”的光环,可能只是虚晃一枪。据2021年4月红星资本局的报道,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与得物尚未形成实质性的合作,目前得物仍是由平台自主完成相关工作。 

而得物鉴别团队的专业性,还有待评估。在招聘网站上,其对潮牌鉴别师的要求是“培训学习鉴别相关知识点,依据知识点查验商品,形成鉴别报告”。从职业描述来看,这个岗位更像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而非专业技术岗。 

其二,平台只鉴定正品与否,对价格、品质放任自流。这一点,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屡禁不止的炒鞋风气。 

在得物上,卖家可以是品牌、商家,也可以是个人卖家,他们可以对商品价格自由定价,这种交易模式有意无意地助长了炒鞋者的投机行为——低价囤货,高价出货,最后接盘的买家就成了被割的“韭菜”。 

以最近的Air Jordan虎年限量款为例,Air Jordan 1 Low OG发售价为1099,但是在得物上它的标价为5499,较原价翻了5倍。 

这种现象在得物上并不出奇。2021年4月,有媒体报道,一款标价1499元的李宁鞋,在得物上被炒到5万。该事件发酵后甚至引来官媒发声,直指得物在炒鞋问题上推波助澜。 

事件结局,得物把价格波动过大的球鞋进行下架处理,并对涉嫌恶意影响商品标价波动的卖家采取封禁措施。 

这与本次抽查不合格商品的处理方式如出一辙——下架商品、甩锅卖家,而得物还想摘出自己,保持体面。 

(图源:网络) 

得物实际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对卖家,得物给予高度自由的定价权,并在商品售出后向他们收取一定比例的技术服务费、转账手续费、查验费、鉴别费、包装服务费等多项费用;对买家,得物提供信贷支持,我们经常看到得物的商品详情页面显示了“支持分期付款”的相关字样。 

说得直白点,在得物上,商品售价越高,销量越大,平台获利越多。在某种程度上,平台与商家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也正因此,得物口口声声宣扬的“鞋穿不炒”,十分苍白无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连得物最权威、最核心的鉴定报告,也是由卖家付费购买。这种情况下,得物很难证明它不会为了赚取更多收入而化“假”为“真”。毕竟,没有一个卖家希望收到一份“假货”鉴定。

回归到这一次的问题商品事件,得物真的无辜吗? 

仅仅是使用标签不合规不算太严重的事故,但是,如果标签缺漏的是某种超标的化学成分呢?得物要等到消费者出现身体不适的时候再来一个紧急下架吗? 

下架可以解近火,却解不了远忧。得物真正要做的,是把之前缺的位补齐,从只鉴别正品的小圈子的跳出来,真正挑起“强中心化”平台的担子。

参考来源:

1、红星新闻:“在得物购买的商品,被得物鉴定为假”

2、上观:杨冰:85后创业者,低调创立全国最大潮流社区,高调让全球潮品走进中国

3、极客公园:得物App杨冰:从「性价比」到「情价比」,年轻用户更愿意为热爱买单

4、锌财经:得物,炒鞋的最大帮凶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57589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24日

相关推荐

  • 折叠屏手机的2024:减重与升维

    作者:解码Decode 从2019年三星发布Galaxy Fold算起,折叠屏手机已经走过了四年。但在销量上,折叠屏依旧是一个小众细分赛道,2023出货量预估1590万部,市场份额仅占1.4%。 惨淡的销量成为折叠屏被看空的直接依据,…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282.6K
  • 动力电池产业迎来周期性调整,宁德时代开启新角逐?

    大爆发之后,新能源电池行业正在迈入紧张的下半场,一些数据显现出迹象。 根据业绩预告情况,目前57家锂电企业中,有45家企业的净利润负增长。另外,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8.…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293.3K
  • 财报超出预期,百融云创官宣加强回购

    作者:节点财经 “聪明的钱应该流向价值洼地。”——这是股神沃伦·巴菲特先生的投资箴言。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寻找价值被低估的明日之星如同浪里淘沙。但普世的办法仍然有用,那就是回归基本面本身。 3月25日晚,…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16.4K
  • 苹果在全球掀起专利战,西电捷通赢得战斗却输了战争

    作者:螳螂观察 今年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有关情况,会上披露的一个专利侵权案例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 这个案例的主角,分别是西电捷通和苹果公司。西电捷通拥有的WAPI专…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285.8K
  • 出圈的小仙炖,能否逃过“智商税”的质疑?

    作者:江湖老刘 近年来,新消费趋势下,“网红燕窝”小仙炖脱颖而出,但始终没能逃出“燕窝是不是智商税”的争议。小仙炖,鲜炖燕窝领导品牌,连续四年鲜炖燕窝全国销量领先,对比赛道资深老玩家燕之屋,小仙炖凭借出色…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297.0K
  • 营收纯利双增长,朝云集团投资价值凸显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陈平安 要说港股的估值和A股感觉真是不一样,在A股看看公司净现金和分红率,市场总归是能达成底线共识的,到了港股这,很多时候就没有价值底线可言,多少股票就此埋没,对持股信…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22.5K
  • 低空经济:大疆创新、纵横股份的突围与成长

    作者:刘旷 近期,“德国无人机初创公司Wingcopter试点无人机和电动货运自行车的联合运输项目”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网友在惊叹海外无人机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步的同时,不忘对比自家无人机技术。 其实,国内…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19.9K
  • DNA动了 ,科技公司让地产不做“包租公”

    作者:倪叔 又意外又不意外。 商业地产的论坛上出现了科技公司,科技公司已经开始拥抱商业地产。 据悉在前两天的第十九届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上,业内大咖云集,比如恒隆集团、华润万象、恒太商业管理集团、上…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299.4K
  • 安踏与耐克的赛场,不止在中国

    文 | 螳螂观察 作者 | 易不二 2024年以来安踏集团喜讯不断。 继2月初亚玛芬登陆纽交所,成为北美资本市场2023年9月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之后,安踏在近日又提交了一份再创历史新高的年报。从具体的财报数据来看,安踏…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298.4K
  • 开发者怎么拥抱智能化浪潮?昇腾AI给出了“通关指南”

    作者:Alter  在大模型代表的新一轮技术浪潮下,智能化转型已然是毋庸置疑的趋势,科技大厂们纷纷给出了智能化的“道法术”,大大小小的企业也开始更新认知,想要从创新中挖掘出驱动增长的新质生产力。 但现实和智能…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288.9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