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百亿的财商课巨头,如何割走你的财富? | 雷达315

雷达财经出品 文|张凯旌 编|深海

一位白领总是日夜颠倒地加班,却发现隔壁的同事准时下班还活得精致,偷偷观察后发现,原来是对方理财有道,一个月凭借“睡后收入”也能逍遥过活。过去的两年,很多网友都在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中刷到过类似的故事。

主导这些广告背后的财商课机构,经常将“富人思维”、“睡后收入”这些词挂在嘴边,他们的讲师号称拥有十年及以上的投资或财务工作经验、还有证券资格从业证书等专业资格证傍身,就连知名高校、媒体和经济界大咖也曾为其站台。

但很多理财小白在报名相关课程后,不但没能让自己的财富实现增长,反而将生活必需的资金也搭了进去。与之相对的是,财商课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许多公司很快从无到有,甚至做到半年流水超十亿元。

其中,微淼商学院堪称财商教育龙头,2020年12月曾有媒体报道称,彼时其已达成百亿估值。但这家机构,已经在两个月前被央视曝光,其背后的行业,也在监管趋严后,经历了急剧的萎缩。

今年315,雷达财经在黑猫投诉平台中搜索发现了十家至少出现数十次投诉的财商机构,而网友们的投诉焦点则集中在虚假宣传、退费难、客服/助教/老师服务态度差等。

经济增长叠加疫情来袭,财商课站上风口

“财商”一词来源于罗伯特·清崎的《穷爸爸,富爸爸》一书。早在21世纪初,该书就被翻译成中文版本引入国内,但在全国城镇居民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足7000元的时间点,财商的概念并未激起太大水花。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财商课的大背景迎来了变化。亿欧智库在《2021年中国财商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财商课的风靡有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两大动因。

一方面,中国个人可投资规模和个人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大幅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个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89元。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到来和政策方面的放宽也大幅降低了理财门槛,截至2020年12月,中国互联网理财用户数已达1.69亿,占全国网民的17.2%。

在此基础上,又适逢新冠疫情的侵扰,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性财富焦虑,激发了民众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在“宅经济”和“无接触理财”的催化下,理财、培训等课程开始通过直播、短视频等阵地大肆宣传,财商课迎来了行业史上最好的时期。

对此,有投资人的理解是:“疫情带来了太多不确定性,在这种环境下,大家对于财富保值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出门戴口罩。”

从新增企业数量来看,2012年到2019年,财商教育相关企业注册量从264家升至1865家,增长超6倍。2018-2020年,理财教育公司的注册量更是超过了4000家。

行业的几家头部公司,也均是在风口下得以快速成长。据天眼查,微淼商学院隶属霍尔果斯财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9月,微淼商学院合伙人夏金声在采访中表示,其已为全国上百万学员提供了专业、科学的体系化财商教育服务。此外,还有媒体报道称,微淼成立三年后,年收入就已超过了10亿元。

同期,财商课几乎成了各个大厂的标配。无论是银行这类传统金融巨头,还是京东、360、水滴等互联网大厂,亦或是中公、米堆、高顿等综合教育公司,都开始在财商领域加大投入。

都是智商税?揭秘财商课套路

行业野蛮生长的背后,也埋下了不小的风险隐患。而随着消费者投诉数量的不断增加,这类隐患迎来了集中爆发。

以行业龙头微淼为例,雷达财经曾在《被投诉“割韭菜” 百亿微淼商学院冤不冤?》一文中提到,微淼商学院的产品宣传,层层推进,其会先用12元的小白理财课吸引用户报名,随后在课程中以制造焦虑、分享收益率惊人的成功案例等形式,诱导用户进一步为近7000元的进阶课程缴费。

如果学员表示进阶课费用过高,或者害怕学完没有效果,老师还会用“承诺学不会可退款”、“可以用花呗、京东白条支付”等话术劝说学员。

在一起被媒体曝光的案例中,小白理财课老师曾规劝学员不要跟老公说:“等把钱赚到了,再告诉老公,让他看看你是一个不一样的人。”而在另一起案件中,微淼的老师则对学员表示,“你老公流血、流汗赚点辛苦钱,那么你作为家里面的女人,就有责任去尽力帮助你老公把辛苦赚的钱打理好,而不是放在银行贬值。”

面对高收益、共情营销、饥饿营销的连番轰炸,许多学员没能忍住冲动,匆匆报了进阶课,然而这却只是“噩梦”的开始。

进阶课真的没有价值吗?对于这个问题,微淼前学员贺强的答案是否定的。其对雷达财经表示,微淼的课程是从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资大佬书籍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内容,对于没有接触过理财的小白来说,确实是可以学以致用,但这些课程远不值7000元。“在别的平台跟下来,一年才两三百,甚至是免费的。”

在此基础上,某互联网大厂投资、金融、教育板块的负责人在研究了财商课的内容后还表示,机构会故意推一些高难度的课程,一个财报讲50节课,很多人都听不完,学了三分之一不到就放弃了,“最后就让你觉得不是机构骗钱,是自己学不会。”

但当部分学员在上课过程中,逐渐察觉到“自己花了冤枉钱”,或者“实在学不会”,想退费时,却发现微淼会一改此前承诺的口风,退费变得无比艰难。

田宇曾向雷达财经介绍称,自己在小白课时群里曾宣传可以无理由退费,但当进阶课时再去咨询,对方的口径却变为了需要上完全部课程,且拿到毕业证书的2日内才可退费。而拿到毕业证的要求则十分苛刻。

雷达财经所在的一个微淼维权群中,大多数学员都是在寻求有效的退费途径。他们中间有的人已经成功要回了款项,在群里分享打电话和投诉的经验;也有人在向公安、纪检、工商等部门举报后,仍退费无门;还有人已经打消了要回7000元学费的念头。

值得一提的是,缴纳报名费对学员来说只是相对损失最小的情况。多家媒体报道称,微淼进阶课程中,理财老师会以隐性的方式,像学员推荐股票、基金、REITs等投资标的,甚至一些课,将“买基金”留做作业,鼓励学员进行实操。

微淼前学员王翰向雷达财经透露,自己一度过于相信授课老师“推荐”的股票,结果在买入后,损失惨重。

雷达财经注意到,据王翰介绍,微淼向学员们介绍的企业也不乏海天味业这类调味品龙头。2020年3月20日开始的十个月内,海天味业股价涨幅一度超160%。但市场风险常在,如果对整体环境和趋势没有精准的判断力,即使买到了好公司,也有极大的可能亏损。2021年1月20日至今,海天味业股价跌幅近42%。

而据一份业内人士提供的资料,财商教育的人群画像是:可支配收入在50万以下、超过一半人没有投资经验,可能是刚毕业三年的白领,也可能刚成家,也可能是新晋宝妈。

在没有风险预警的情况下,让这部分群体对很可能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的金融进行实操,后果可想而知。

更何况,为学员授课的老师可能根本就不是机构包装下的“名师”。业内最广为人知的一起案例是,微淼的“木子老师”在教学时将主动基金定义为“别人推荐的,为了完成任务”的基金,这与其真实的含义天差地别。还有已离职的微淼进阶课老师透露,即使专科毕业,培训几天也可上岗。“大部分人都没接触过投资,也没有任何国家认可的投资顾问资格证书。”

另外,微淼的老师除了教学理财知识,还会给学员灌输成功学、鸡汤等内容来“洗脑”。学员在辨别能力不强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将老师视为“人生导师”。凤凰网的一篇报道中,一个三口之家的丈夫因反对妻子学习微淼理财课,一度被要求离婚。

事实上,除微淼之外,其他诸如长投等财商教育机构,课程内容也是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明显。

而长投学堂,更是早在2018年,就因定价9元的小白理财训练营收获了超过200万的用户规模,公司还因此得到了涌铧投资和成为资本1亿元的融资。

严监管下,行业面临洗牌

监管已注意到财商教育行业乱象。

2021年3月4日,北京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消费警示,15家教育培训主体被点名,其中北京微淼被投诉次数达12次,位列投诉榜首,而在此前发布的同类名单中(1月31日~2月6日),北京微淼也同样被诉4次。

紧接着,央视对财商机构“十倍学堂”进行了曝光。资料显示,十倍学堂母公司北京维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曾于2017-2018年先后获得三轮融资。

根据央视的报道,十倍学堂也是通过小白营将学员转化至高阶课,并且拥有一套完整的话术来应对群里学员的各种提问,多数学员缴费后大呼上当。而在报道同时,十倍学堂的注册地点已经人去楼空,多数员工也已离职。

8月27日,国家网信办进一步启动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财商课”即在此次重点违规问题之列。

长期关注微淼的反诈人士高峰向雷达财经表示,严监管下,以微淼为首的财商机构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原有宣发阵地遭到限流。

原本各财商机构的盈利方式就较为单一,除了卖课,基本只有与个别券商合作赚开户费、推荐保险产品,且这类商业模式没有复购和转介绍的说法,这意味着财商机构极其依赖线上广告的投放和转化。一旦切断投放获客的来源,财商机构几乎看不到未来。

艰难处境下,财商机构们开始缩减规模,但这个过程却引发了大量员工对转化、离职问题的不满,就此开始了恶性循环。

2022年1月,央视再度出手,对微淼商学院进行了曝光,随后,一些财商App下架。其中,在华为应用市场中,已经无法搜索到“360金融课堂”App,官网也无法下载;京东金融的小白理财课也已下架。

事实上,财商教育本应是国民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社会服务部部长徐国权就表示,大量金融、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不少受害者损失严重,与国民财商素养较低,难以准确识别风险有关。

但徐国权亦指出,我国财商教育发展时间不长,目前尚无明确监管主体,发展存在失序状态。

“财商、理财知识教育虽然重要,但不应该夸大财商教育的好处,更不应该引导学员形成一夜暴富、急于求成的心态。”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称。

杨海平认为,正确的财商教育,要中正平和,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贩卖焦虑。要交给学员正确的分析框架,而非一些似是而非的心得。要引导学员按照自身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理财规划和投资选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贺强、田宇、王翰、高峰均为化名。

注:本文是雷达财经(ID:leidacj)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64538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7日 下午9:56
下一篇 2022年3月17日 下午9:56

相关推荐

  • 2024线下增速首超线上,大快消该变一变了

    2024年终盘点:饱和的大快消行业,如何找到新增量? 来源 / 财经故事会 采写/陈纪英 编辑/万天南 “你想就这样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打算跟我一起改变世界?” 四十年前,擅长蛊惑人心的乔布斯,就此说服了当时的百事…

    专栏 3小时前
    10.5K
  • OpenAI 12集“发布会”背后:对中国产业AI落地的五大启示

    展望2025年,可以预见AI技术将在产业中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  AI大模型将进一步融入企业的日常工作流程,推动企业乃至产业的升级进化。 作者|斗斗  编辑|皮爷  出品|产业家  近日,OpenAI 主演的“12集连续剧式发布…

    专栏 3小时前
    13.0K
  • 代际超越:方太冰箱勾勒“蛙跳模型”轮廓

    来源 / 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新需求、新创造和新使命。 曾经的手机领域,苹果以其革命性创新颠覆了诺基亚的塞班系统,惊艳了整个行业。而如今,华为凭借其三折叠和自主研发的鸿蒙系统,对…

    专栏 3小时前
    12.2K
  • 进入2025年,支付宝“碰一下”的线下之战来到新阶段

    文丨辰聪 出品丨师天浩观察(shitianhao01) 2025年来临,支付体系的双寡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场大戏仍旧你方唱罢我方休,不断上演着他们的“爱恨情仇”,让我们从支付宝碰一下的视角一起见证过去不平凡又跌宕起伏…

    专栏 3小时前
    11.5K
  • 折叠屏市场变天:三星哭,小米笑

    来源  / 刘旷 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难言景气,长期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其中,作为明星品类的智能手机同样被寒意所笼罩,出货量持续下跌。据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71亿台,同…

    专栏 3小时前
    12.1K
  • 盐津铺子:量贩和爆款之后,该向什么要增长?

    来源 / 节点财经 文 / 三生  2024年即将过去,如果给这年选一个关键词,“内卷”应该是候选项之一。竞争日趋激烈的休闲零食赛道也是如此,而最能体现“内卷”的特征之一,就是价格战。 在低价的背后,则是量贩零食店的…

    专栏 3小时前
    10.7K
  • “理蔚小”入驻小米地图,充电桩促成车企合力

    电车新势力,逐渐走向了合作共赢的道路。 日前,小米汽车官宣正式与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启动充电补能网络合作。 按照合作内容,这三家的充电资源将全面入驻小米充电地图,小米用户将可以在充电地图上实时查看…

    3小时前
    10.9K
  • 2024频频翻车,富豪们集体上演“大败退”?

    24年年初,泛海控股发布了一则公告,彻底宣布了“泛海系”这一庞大金融帝国在风光退去之后走向分崩离析的结局,围绕在这个“帝国”创造者卢志强身上的传奇故事也落下帷幕。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今年,“楼”塌…

    专栏 1天前
    22.5K
  • 豆神教育暴涨之后,“资本老炮”窦昕的AI决心还有多大?

    来源 / 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最近,资本市场的一则消息,让此前还在唱着“野百合也有春天”的豆神教育投资者们,突然就正襟危坐了起来。 据深交所最新下发的文件显示:截止2024年8月16日,豆神教育累计应披露(但…

    专栏 1天前
    25.0K
  • 日赚千元、延年益寿:网课陷阱盯上银发网民

    来源 / 互联网那些事 在互联网世界,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自诩社会经验丰富,但总是对陌生网友盲目信任;他们虽然接触网络较晚,但总是相信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超级网红。 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银发网民”。 而他们的出…

    专栏 1天前
    23.3K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