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殿堂新面孔!100位获奖人齐聚腾讯会议,2021和2022年“科学探索奖”线上颁奖

科学探索,潮汐之上。2021年和2022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11月26日在线上举行,100位青年科学家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同屏,分享荣耀时刻,勇闯科学“无人区”,站上新的起跑线。

descript

100位青年科学家通过腾讯会议线上线下同步领奖。

四年以来,“科学探索奖”共奖励资助200位青年科学家,坚持奖项“科学家说了算”,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精神。在今年的获奖名单中,第一位“90后”科学家获奖、第一次出现医学科学领域获奖人、首位澳门地区科学家入选,还有16家机构首次有人摘奖。

两年12名女性获奖,还有“90后”

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奖项覆盖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科学探索奖”始终坚持“英雄不问出处”,当天领奖的一百位科学家中,既有国家级重要奖项获得者,也有多人此前没有获得过知名奖项。

“科学探索奖”特别关注女性科学家和年轻科学家的发展,在同等条件下,倾向年纪轻者和女性。今年“科学探索奖”最年轻获奖人、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研究员的王光宇仅31岁,她也是“科学探索奖”设立以来的首位90后获奖人。

王光宇认为,“(获奖)为我从事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容错空间。”在她看来,“科学探索奖”直接资助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宗旨别开生面,有利以探索为先,敢闯“无人区”。

去年获奖人中共有8位女性科学家,创下设奖3年来之最,而今年再有4位女性获奖,“科学探索奖”至今总计21位女性得奖。这也体现出,一系列支持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政策正在取得效果。

首次奖励医学科学,鼓励“从0到1”探索

“科学探索奖”今年首次奖励医学科学领域。“因为我们和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一样关注人类健康,也是因为我们坚信科学是未来人类健康改进的关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科学探索奖”发起人饶毅表示。

新冠疫情的肆虐让所有人认识到,人类抗击疾病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医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奖项今年增设医学科学领域,正是为了鼓励青年学者针对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开展探索性研究,支持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培养真正具备研究能力,能解决临床迫切需求的医学领军人才。

今年共有5位医学科学领域科学家脱颖而出,他们涉及科研前沿课题包括了肿瘤“降级”、多器官衰竭机理、预防蚊媒病毒传染病、干细胞再生治疗眼科疾病和开展中国最大食管癌队列研究。

医学科学领域中还有2位特别的获奖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苏士成,还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吕奔。他们是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s),既是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生,也是在实践背后探索医学奥秘的科学家。

苏士成认为,“科学探索奖”在医学科学领域的特色评价标准,将激励更多医学科研工作者将原创的、“从0到1”的科学发现,以临床为出口不断为人民服务。

获奖人一年涌现逾百成果

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期待成为国家支持基础科研的有益补充,“科学探索奖” 不断探索社会支持基础研究人才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

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科学探索奖”的200位获奖人也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中的中坚力量。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一年间,相关青年科学家们已产出成果、获得奖励逾百项,广泛分布在各个重要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

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陈学伟,获奖次年便攻克了杂交水稻育种难题,育成F优498、宜香优2115和川优6709等新品种,目前已广泛种植于中国西南稻区;浙江大学教授李铁风参与研制的仿生软体机器人,获奖三年后成功挑战探索马里亚纳海沟,推动了中国软体机器人在深海工程领域的应用……

“从0到1”的基础研究成果,在历年“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工作中不断涌现,它们既能紧贴国家需求,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宇宙的诗意,人类的野望。

2021年,中国天眼FAST快速射电暴优先和重大项目科学研究团队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快速射电暴偏振观测样本,而科研团队里的科学家东苏勃和李柯伽,先后于2020年、2022年摘得“科学探索奖”;2021年10月,我国首台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光量子计 算原型机“九章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双双升级,这一里程碑式的科研成果,背后则站着科学探索奖获奖者陆朝阳和朱晓波。

“探索奖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科学家的反馈和鼓励”,让“科学探索奖”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线上颁奖典礼中,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奚丹透露,“设奖四年来,获奖的青年科学家奋勇突破,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他重申奖项初心:“科学家往往是寂寞的,我们要耐得住‘科学家的寂寞’”。 descript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奚丹在颁奖礼上重申奖项初心。

2位新晋院士曾获“科学探索奖”

“科学探索奖”每年50位获奖人名单出炉背后,也从侧面勾勒出“科学探索奖”助力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一条伏脉灰线。

从获奖人机构分布来看,今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来自35家不同机构,机构分布都更广泛,16家机构首次有人获奖,获奖人除了科研院所人员,还有来自医院与企业的年轻科学家。

从地域分布看,今年获奖者来自中国18个城市和地区,澳门、大连、沈阳、济南更是首次出现获奖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部省份获奖人数量有所提升。

今年澳门地区诞生了首位获奖人,土生土长的澳门大学教授麦沛然从事芯片科研,他获奖后坦言“澳门科学研究的起点不算高”,但是“这几年得到国家方方面面的支持,又有和大湾区的频繁互动,进步速度很快。”

在西部教学科研的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范宣梅则评价:“西部的获奖人不断增多,说明国家科研政策导向变化正在显出成效。西部的大发展必然持续涌现出科学问题,我们身处第一线,就要不断解决问题。”

今天的颁奖典礼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直言“科学探索奖”为中国科学界培养、孵化青年科学家人才付出多年努力,“支持了众多科技界的‘金童玉女’”,她举例2021年增选的最年轻的两位中科院院士宋保亮和朴世龙,都曾受奖受助于“科学探索奖”。

伴随奖项影响力“更上一层楼”,“科学探索奖”也得到科学界、教育界多方热忱参与和支持。在今年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有超过900位各国院士,30多所著名高校校长参与。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20多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参与其中。科学探索奖正在跻身中国乃至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基础科学奖之一。

 

原创文章,作者:新智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91999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5日 下午11:32
下一篇 2022年11月27日 下午12: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