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公司Q3财报引股价增长,保险业复苏“第一枪”打响了?

2020年以来,保险行业整体都笼罩在发展失速的低迷中。

2020年,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有971.2万人,而2022年6月,这项数据为570.7万人,接近腰斩。公开数据显示,2022前三季度,40多家保险公司亏损,其中部分公司净资产变为负数。

行业何时复苏仍未可知,但从水滴公司第三季度财报中,或许可见行业回暖的一丝端倪。

12月6日,水滴公司发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未经审计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72亿元,环比增长10.1%,运营成本和费用同比下降50.5%,净利润为1.70亿元,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为正。

行业普遍利润下滑,经营亏损,水滴公司为何能实现正向盈利?当“节流”空间已经触底,要如何“开源”才能保持稳定的增速?

营收下滑,利润激增,什么撑起了水滴公司的盈利效率?

水滴公司Q3财报获得了二级市场的认可,报告发布后,股价连涨3天,本月企业股价已上涨近30%。

投资者的信心与公司稳健的盈利状况密不可分。报告显示,水滴前三季度共实现盈利4.82亿元,第三季度盈利1.70亿元,而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净亏损为4.77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

虽然利润大幅增加,但是利润却并非由营收直接产生。2022年第三季度净营业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7.793亿元同比下降0.9%至人民币7.722亿元,相对持平。

水滴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第一,出色的成本控制。据《财经五月花》报道,保险行业对于过“紧日子”早已有了共识,“冬天早就来了。要精打细算、节省开支过紧日子。”水滴公司在这方面的表现无疑称得上优秀。水滴公司的思路主要是对渠道营销费用和行政开支“动刀”。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下降了82.4%,总运营成本和费用同比下降了50.5%。其中,第三方流量渠道营销费用减少5.06亿元,外包给第三方的销售和营销服务费减少1.242亿元,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下降26.4%。此前,水滴公司高度依赖第三方渠道获客,随着三季度在第三方流量渠道营销费用支出的大幅减少,水滴公司正在逐渐摆脱依赖第三方流量渠道来营销获客的发展模式。

优异的成本控制不仅避免了资源浪费,也保证了足够的利润空间,但是成本控制“控亦有道”,水滴公司在“刀刃”上依然舍得用“好钢”,财报表明,第三季度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2%,主要原因是专业及外包客户服务费增加和众筹顾问团队的成本支出。此外,研发费用环比增加了11.3%。这些投入主要是为了公司业务改革,例如今年4月,水滴公司开始收取筹款服务费,2022年第三季度,筹款服务费收入已经达到人民币5900万元的规模,但也还不够覆盖水滴筹的运营成本。

第二,业务战略改革见效。水滴公司曾经以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起家,商业模式为“大病筹款(水滴筹)+网络互助(水滴互助)+保险经纪(水滴保)”。其中,水滴筹并不直接带来收益,水滴互助营收空间较窄,支柱业务为保险经纪,即水滴保平台。财报显示,保险经纪业务在水滴公司总体营收占比84%。

水滴公司近年来也在将业务重心从水滴筹向水滴保转移,例如公司首创免健康告知全人群可投保的“水滴蓝海系列重疾险”、针对业内空白儿童白血病保险领域推出少儿重疾险,还与保险公司联合定制了多款单病种复发险,如甲状腺癌复发险“水滴甲馨保”、乳腺癌复发险“水滴乳爱保”。从财报数据不难看出,业务战略改革已见成效。

此外,水滴发展精进保险业务还离不开科技创新。如企业自主研发上线的水滴智能理赔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录入、智能理算、智能审核、智能风控等理赔服务,解决了长期以来保险理赔时间久、手续繁琐等痛点。在推出多种保险产品、用科技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为了扩大获利空间,水滴正持续完善服务、加强研发、做好宣传,以吸引到更多的用户。

财报透露,第三季度,水滴保险市场产生的首年保费(“FYP”)为17.853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8.4%。净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722亿元,环比增长10.1%,扩大了增长势头。水滴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鹏将其归因于在业务战略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产品范围扩张显著。截至2022年9月30日,水滴在平台上提供了536种保险产品,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这一数字为454种。2022年第三季度,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产生的FYP环比增长7.8%,占整个FYP的28.6%。

“节流”触底,发力重疾险产品供给或成未来方向

水滴公司虽然依靠“节流”实现了同比扭亏为盈,但是成本和费用的缩减始终是有限的,从目前数据来看,三季度的营销费用同比下降82.4%,总运营成本和费用同比下降50.5%,缩减费用支出和成本控制的空间正在逐渐“触底”。

当压缩成本带来的利润逐渐减少时,深挖市场需求端,发力产品供给侧便是另一条摆在眼前的选项。

由于水滴筹的名声大噪,许多人将水滴公司看作是公益机构。实际上,水滴公司是一家有着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公估3大牌照的商业保险公司,在此前IPO的招股书中,自称为“全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保险平台”。

作为保险平台,水滴公司的保险经纪业务当前正在承压。2022年第三季度,水滴公司保险相关收入为人民币6.935亿元,同比下降8.6%,财报将其解释为保险经纪收入的下降。从2021财年数据来看,经纪业务营收占比高达88.20%。

水滴公司经纪业务的下滑首先与大环境有关,根据各大保险中介公司2021年财报,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公司中,除了润生保险,其余公司均出现不同幅度的收入下滑,业内人士认为,宏观大环境低迷是主要原因。

其次是近年来互联网保险渗透率推进缓慢的原因。互联网保险是水滴公司所处赛道,然而,从2016年开始,互联网保险的保费规模增长缓慢,渗透率增长也不及预期,到2021年仅为8.8%。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发展分析报告》,互联网保险发展面临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而这也恰恰是水滴公司未来的转型方向。目前水滴公司发力方向是重疾险,财报表示,公司将不断推出定制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免除健康声明,丰富产品供应到一个新的水平。

业内专家认为,长远来看,我国劳动力减少、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不会改变。面对未知的健康风险,重疾险将会是医疗费用支出的有力补充。而依据《重大疾病保险市场报告》给出的数据,2021-2027年,预计全球重疾险市场将以13.4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7年全球重疾险市场总规模或达到5350.75亿元人民币。

水滴公司找对了方向,但是如何将互联网销售模式与线下保险场景做好结合仍是目前的关键所在。

结语

从水滴公司的财报,不难看出企业当前存在营收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保险经纪占比过大,技术服务占比有待提高。水滴公司坚持宣称自己是一家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目前来看,“科技”两个字的份量似乎远不及“保险”那么重要,但这同时是水滴未来可能的增长空间,对水滴而言,科技的目的是为保险用户服务,让保险服务在科技赋能下能够更加人性化。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底,水滴公司全平台独立付费用户数超过3.3亿。通过保险科技来转化、留存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是水滴必须要讲好的下一段故事。

来源:美股研究社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96031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9日
下一篇 2022年12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