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的园区们可以做什么?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古希腊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对杠杆定律的描述。

通过充分运用杠杆定律,许多城市依靠地理位置、金融等杠杆力量实现了弯道超车,许多优秀的企业靠人才、资本等杠杆力量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果。

然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之时,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飞速发展之际,当许多“传统”的杠杆力量开始见效甚微,面对复杂、陌生、竞争激烈的新环境,许多城市和企业都在对未来发展开始新的思考。在新时代下,驱动城市发展的主要杠杆力量到底是什么呢?每座城市或许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在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开幕式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重磅宣布,湖南正在谋划一件大事,那就是把长沙打造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一向敢为人先的长沙,在频频出现在大国重器的“C位”后,开始朝着“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方向奋进,“研发”成为助力长沙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力量。

毫不夸张地说,聚焦“研发”和“国际”,长沙城市的发展方向已经与国家的发展趋势共同交织,“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定位,将长沙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一个极其陌生的词。到底什么是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研发对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究竟有多重要?为什么是长沙来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我们可以为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做点什么?搞清楚这些问题,或许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长沙。

“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到底是什么?

这个定位中有三个重要的关键词:全球、研发、中心。按照专家的定义,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指,以研发创新与服务作为主导功能、以研发服务业为主要产业形态、集聚大量的优质研发资源并占据全球价值链重要研发环节的城市。

按照笔者的理解,长沙将成为国际有名的研发主体“孵化器”、成为全球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企业的“聚集地”,成为国际核心科技成果与转化的“大市场”,成为高端研发创新人才的“目的地”。

那么,为什么长沙城市定位会是这个?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已经将所有企业、个人链接起来,城市和企业的发展逻辑也在发生变化,科技创新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主动能。

过去,许多企业可以依靠土地资源、信息差、人口市场红利快速抢占先机,成为推动城市高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而如今,在商业竞争中,许多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非常明显,越来越多企业需要比拼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竞争点;在城市竞争中,你有的我也有,如果一座城市没有在几条特色产业链上建立全国性优势,招商引资工作也越来越难做。

在科技力量成为国与国竞争关键的大背景下,城市与城市之间要开展产业链竞争,实际上就是在开展科技研发创新服务能力的竞争,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已经到了一个新高度,成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竞争的关键因素。

这对城市来说,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因为,历史上无数成功企业崛起的案例背后都在证明,科技创新,是促进城市和企业高速发展的有效杠杆,经常能创造奇迹。

但是,什么是科技创新这个杠杆的支点呢?研发,便是长沙找到的答案。研发,堪称是驱动科技创新的发动机,是推动一座城市科技创新突破的原点。如何让研发这个“支点”具备更强的支撑力,城市也将借助科技创新力量撬动更了不起的成果。

基于这样的城市定位,研发必将成为长沙撬动科技创新“杠杆”的支点,助力长沙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那么,全国这么多城市,为什么是长沙来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呢?

先来给大家看几则数据。

近三年,长沙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65.86亿增长到367.09亿,增长38 %,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76.6%,走在中部城市前列;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33.82亿元增长到823.57亿元,增长2.52倍。

2012年以来,长沙累计获国家科技奖149项,其中主持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近两年获奖数均位列全国创新型城市前四名。

截至目前,长沙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58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9.6%,位居中部第一。

在“网红长沙”的另一面,持续多年加大研发投入,长沙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北斗规模应用、现代种业、高性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创新领域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优势,本身就拥有具备了打造研发城市的基础。

从三个方面来看,长沙有足够的底气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第一,研发氛围到底有没有?长沙科教资源丰富,智力资源充足,研发氛围好。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依托于58所高等院校、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9家科研机构、2200多家各类创新平台、3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长沙已经构建出一个强大的研发人才交流生态圈,为研发主体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近10年,湖南累计增选两院院士26人,在湘两院院士增至43名,省级及以上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突破3900人。目前,常驻和柔性引进“两院”院士58名,2021年人才总量达280万,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稳居全国前三。“4+4”科创工程在长沙布局“四大实验室”、两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一众顶级科学家的领衔下,长沙有底气在更多专业领域实现全国、全球的研发突破。

第二,人才愿不愿意留在长沙?长沙的城市魅力,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人才吸引力,这将为研发主体的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房价洼地”已成为长沙宜居的金字招牌,房价收入比位居全国50座重点城市最低,物价水平位于中部六省末位;并且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数据统计显示,近10年长沙人口净增300万人以上,新增人口中80%为年轻人。不管是研发人才还是技术工人,人都是驱动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座从源头持续都能获得人才的城市,注定是充满了活力的。

尤其是在人口“存量竞争时代”,“留住了人,便是守住了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持续流入人才的城市,对优秀的企业更是巨大的吸引力。高质人才流向何处,企业也自然偏向何处。

第三,企业愿不愿意来长沙?长沙的营商环境,让人对未来政府加大研发投入充满了信心。

2022年,长沙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排名全国第六,获评全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已成为全国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

研发城市的打造,离不开政府对研发主体、研发项目、研发成果的支持。优秀的营商环境是长沙的一张名片,而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的一揽子扶持政策,便是长沙对广大研发主体最直接的诚意。

综上所述,以长沙的产业基础条件和上述这些优势,长沙是必将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到底该如何实现?

那么,一座全球研发城市应该如何打造呢?从宏观的顶层设计再到细微的服务,这是一整套需要重新构建的城市服务体系。

数据显示,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在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4.8万亿元里,企业贡献了超80%的技术吸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 

某种意义上而言,培育和孵化研发主体的能力,直接决定了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的效率。

作为长沙科技创新的先导区,长沙湘江新区在培育研发主体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科技研发企业培育体系。在湘江新区,政府以树木的生长周期,按照种子期、苗木期、成长期、壮大期、成熟期五个成长阶段为“蓝本”,来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领军型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政府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精准施策。

通过创新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激励与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持续提升研发经费投入的力度和效能,研发主体获得更大的研发经费保障,就能更专注地开展研发活动,寻求研发成果的突破。

可以说,以长沙“政府引导+精准施策+金融支撑+全链条服务”的科技创新模式,在政府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并撬动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后,长沙对于支持培育研发主体成长的顶层设计体系已经日渐完善,长沙城市的研发热情已经被激活。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如果要加速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对接效率,高频与企业和高校联动的产业园区将需要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

如何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产业园区可以怎么干?

作为频繁与研发主体打交道的平台,如何更清晰地了解研发主体的发展需求,如何高效地为研发主体匹配他们需要的资源,如何对接政府与社会资本助力研发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这就是新时代赋予园区的重大使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业园区需要彻底告别纯房东的模式,以“红娘”的身份承担起连接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责任,成为城市政产学研融合创新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份子。

在笔者看来,在提供基础的硬件配套设施服务以外,产业园区搭建三座“鹊桥”,将会有效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第一,搭好高校与企业桥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如何将高校科研团队的成果市场化,如何为市场化做得好的企业对接更前沿、核心的科研成果,成为产业园区在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中具体且关键的工作。

最近,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管委会的诚挚邀请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多所一流高校校友会负责人齐聚中建智慧谷科创产业园,共同研讨发挥校友会纽带作用,链接聚合校友企业资源与科研学术人才,加速研发机构和科创项目落地,实现高科技成果转化等事宜,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目前,以华锐分布式技术实验室、树图区块链实验室、腾讯云研发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总部,以长沙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创新研究院、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为支撑的高校科创转化中心都已经落户在中建智慧谷科创产业园。

为什么这么多高校、企业的研发主体都要落户在中建智慧谷?

首先便是地理位置。中建智慧谷被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所环绕,所在的位置处在3/4号线双地铁口的大学科技城核心区域。科研机构要服务好科研工作人员,在选择办公场地的时候,距离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湖南五江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之时,项目负责人董万荣教授在选址之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中建智慧谷。核心原因便是这里距离学校更近,将能有助于联合实验室共享学校资源,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便是这里的研发氛围浓厚。浓浓校友情,款款游子心。许多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校友回长发展也希望将公司开在母校旁,能够继续与老师们、学弟学妹们合作攻坚研发难题。

华锐分布式技术实验室落户在中建智慧谷后,湖南大学与华锐金融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分布式金融交易和风控技术联合实验室、实习生实践等产学研合作,双方实现零距离办公、实践和就业。

数据显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近三年来,累计完成技术合同登记6270件、技术合同交易额77.57亿元,转化科技成果2086件;充分发挥院士作为科研领域“关键少数”的领军作用,推动14位院士(团队)18个项目相继转化落地......

由此可见,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科技转化成果已经有所成效。作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重要的科创产业园区,当更多高校、企业将研发中心落户在中建智慧谷,如若中建智慧谷能持续精准匹配高校和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以“补链”、“强链”的思维助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园区也将成为政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主要抓手。

第二,搭好企业和人才的桥梁,园区可帮助研发主体做好科研人员的后勤服务。

人才是驱动研发创新突破的主要动力。怎么帮助研发主体招聘到更多人才?怎么帮助研发主体做好研发人才的服务?科创型产业园区不仅需要具备研发主体之间的对接能力,更需要帮助研发主体打消研发人才的后顾之忧。

在研发人才招募方面,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支持下,中建智慧谷开辟了直达高校的专属招聘渠道和招聘会,园区企业可对科创人才进行更精准的触达。在园区,人才都将享受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定制化的人才政策,如人才卡,持卡人能享有就医绿色通道;知名医院医生能够在线视频提供一对一医疗服务;出行地铁免费等一共六项全方位便利服务。

低密度的办公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园区配套的人才公寓、研发人才专属的政策...当园区与政府共同为研发人才做好配套服务,当研发人才们在长沙这座充满了幸福感的城市里熟悉起来,来自全球的研发人才将在研发主体们的带领下,点燃长沙这座城市科技创新的动能。

第三,搭好企业与资本的桥梁,为研发主体带来一股“金融活水”。

研发要取得成果,巨大的研发投入少不了。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在实现技术创新突破的过程中,难免遇上资金困难的时候。

除基础的园区服务外,怎么帮助研发主体拥有充沛的研发资金,更加考验产业园区的服务能力。中建智慧谷科创产业园“一圈六体系”和中电软件园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都实现了一站式投融资服务。

尤其是在中建智慧谷科创产业园,园区不仅日常组织投资机构与企业交流对接活动,还常设路演厅为企业提供投融资路演服务。最重要的是,中建智慧谷背后的中建国际,不仅有望给优秀的研发主体注入资金,更有望给研发主体带来国际视野和国际资源。

中建国际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世界500强第9位)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是中建系统中重要的投资企业。作为一家集投资建造-运营管理-产业导入-装配建筑于一体的综合企业,中建国际以国际化的视野通过“基建投资+产业导入”的模式,构建了一套产业导入体系,整合了海内外多条产业链上的优秀资源。

有中建国际赋能,中建智慧谷不仅可以引导园区内企业开拓国际视野,在企业顶层设计上取得突破,还能以“基金”、“项目合作”等形式推动科创力量在更多维度更多渠道实现更高效地转化。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说,当更多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在科创领域的投资,园区如能做好企业与资本的对接,才会在新的时代下持续获得政府、高校、企业的认可。

总结

湖湘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等精神特质,这与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基因高度吻合。

目前,长沙城市的研发热情已经被点燃,以研发为支点撬动科技创新的杠杆力量,长沙必将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每一位长沙人都有可能抓住城市发展的大机遇。

大到一个城市都需要敢为人先地找到“支点”去撬动机会,小到个人又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的“支点”和杠杆呢?长沙的城市定位或许会让你拥有新的思考。

可以预见的是,长沙这座科创之城正在崛起,未来,长沙将再新增一个“研发之城”的城市名片。你,会不会也成为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重要力量呢?

来源:松果财经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179027

(0)
上一篇 2023年7月31日 下午6:16
下一篇 2023年7月31日 下午6:16

相关推荐

  • 智能手机高端化助推全球平均售价上涨:2024年将达到365美元,创历史新高

    【TechWeb】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于近日公布了其最新报告。报告显示,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ASP)将达到365美元,约合人民币2620元,较前一年增长3%。这一上涨趋势的背后,是全球智能…

    发现 18分钟前
    1.8K
  • 2024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即将开幕,50+国内外专家齐聚共话AI前沿

    北京2024年11月10日 /美通社/ -- 由CSDN & Boolan 联合举办的「2024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将于 11 月 14-15 日在北京威斯汀酒店隆重召开,汇聚国内外知名技术专家,与 1000+ AI 领域精英共话智能体、多模态、…

    18分钟前
    2.7K
  • 增辉生命,闪耀职场----默沙东中国在进博会发布员工价值主张

    上海2024年11月9日 /美通社/ --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默沙东向公众发布了默沙东中国的员工价值主张。默沙东中国在本届进博会现场举办"增辉生命,闪耀职场"…

    9小时前
    11.6K
  • 宝洁吉列与博朗在进博会发布三款新品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宝洁旗下男士理容品牌吉列和博朗举办了新品发布会,推出三款科技新品:吉列极光剃须刀第二代、博朗9系巅峰版理容套装及跃动版剃须刀。活动中展示了产品的创新技术,如吉列的FlexDi…

    发现 10小时前
    11.1K
  • 立邦与利安德巴赛尔签署战略协议

    立邦与利安德巴赛尔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可持续包装领域的合作。双方将利用各自技术优势,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此次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在原生和再生塑料的多方面应用中进…

    发现 10小时前
    11.6K
  • 立邦与陶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立邦与陶氏公司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深化双方在气候保护、更安全材料、循环经济及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合作。立邦将利用市场影响力及技术优势,陶氏则凭借全球资源与生产能力,共同…

    发现 10小时前
    12.9K
  • 立邦与巴斯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立邦与巴斯夫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利用各自技术及资源优势,通过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立邦长期坚持科技驱动创新,打造可持续产品,助力产业链…

    发现 10小时前
    13.1K
  • 立邦与长沙望城城发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进博东风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上海2024年11月9日 /美通社/ -- 近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立邦与长沙市望城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望城城发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秉承“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致胜”的基本…

    10小时前
    12.8K
  • 欧莱雅在进博会展现多元文化之美

    11月7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欧莱雅携手央视新闻在“四叶草”中庭举办了“美之道Beauty Walk”大秀。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刘雯雯开场演出,二十四伎乐国风乐团进行国风演奏,并有模特展示各国特色服饰,以此…

    发现 11小时前
    12.2K
  • 伊利集团获SGS颁发ISO 14068-1碳中和声明

    SGS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为伊利集团颁发ISO 14068-1:2023碳中和宣告核查声明,标志着伊利在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方面迈出关键一步。SGS中国区副总裁辛斌表示,伊利的成就激励整个产业链向绿色转变。伊利集团…

    发现 11小时前
    11.5K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