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外卖”重出江湖:经不起夸的饿了么,给韩鎏出了个新难题

来源 / 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最近的饿了么,有点让人“上火”。

先是8月中旬,阿里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本地生活集团表现亮眼:这一季度,由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增长所带动,本地生活集团同比收入增长12%至162.29亿元。

在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改善和交易规模扩大的驱动下,到家业务亏损持续收窄,本地生活集团季度经调整EBITA(经营损益)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9.82亿元继续收窄至3.86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可以说,这个成绩对于过去一直在被怀疑,可能会被阿里卖掉的饿了么来说,绝对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次。甚至也让今年3月份才上任的饿了么董事长吴泽明(花名:范禹)、CEO韩鎏(花名:昊宸)们的脸上,涨光了不少。

但万万没想的是,饿了么居然有点不经夸。

就在这几天,突然被央视曝光饿了么平台的“幽灵外卖”问题。也就是外卖店铺租用别人的营业执照,甚至30多家外卖店铺共用一张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而且还有的月售3000多单的饿了么高分外卖店铺,竟然和废品回收站开在一起,平台上传的宽敞明亮的堂食照片也多是“照骗”,真实的厨房卫生环境则一言难尽……

更加气人的是,央视新闻和一位打算开店的经营者,还遇到了一位自称正在这个片区巡店的某外卖平台区域负责人,他甚至主动支招没有证照可以去美食城租借执照!

这可真的是离了大谱了。

要知道,2016年央视315晚会就曾经曝光过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存在与无牌餐厅合作乱象。当时,饿了么紧急发出声明,表示成立专项组,查处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核查全国范围的餐厅资质。但现在搞了8年时间,“幽灵外卖”却再次重出江湖。

这难道是平台管不了?还是饿了么管理层换了新人就忘了旧账?

又或者是如央视新闻曝出的,有平台在故意纵容这种“三无”外卖店铺面向消费者?

老整“幽灵外卖”,这谁能“消化”得了……

刚直起来的腰,又折下去了?

好评、高分店铺、有资质、有门店照片、还有“食无忧”/“放心吃”标签……

不知道大家平时是怎么点外卖的,但笔者在某次吃完外卖得了急性肠胃炎后,点外卖基本都会把上述筛选标签全√上,再挑选。

结果现在,外卖店铺的资质是假的、门店环境照片也是假的!老实说,在看到这则新闻后,饿了么APP已经从我手机里彻底消失了。

并且以此从商业分析的角度看,饿了么刚挺起来的腰杆儿好像也要断了。

为啥这么说?从近两年阿里的动作来看,当到店业务(即“口碑”)与高德地图正式合并开始后,饿了么仅剩下的一条路就是发力到家业务、本地生活服务中的即时零售方面了。

所以,在今年7月10日的餐饮品牌经营者年度峰会上,新任CEO韩鎏提到,饿了么的长期战略是“1+2”,“1”是做好健康增长、更懂消费者的到家餐饮平台;“2”是两个新的赛道:符合饿了么特色的即时零售,以及面向市场价值延展的即时物流网络。

简言之,“1”也就是外卖(到家餐饮)业务,是饿了么整个新三年战略的基本盘,也是后续第二增长曲线业务发展的前提。

但是从此次的央视曝光视角来看,饿了么外卖明显没有做到更懂消费者,以此换来增长是否健康似乎也有待商榷。那么这个影响可就大了:

要知道,此前的饿了么,虽然不如美团那么有声量,但其也是有价值的。在本地生活领域征战多年,同样实现了国内城市和商家的大面积覆盖。公开信息显示,饿了么目前在全国超2000个区县内为用户提供包含外卖、零售在内的即时电商服务。

另外,据早前数据统计,饿了么拥有骑手114万名。虽然不及美团同期的624万名,但这还是铸就了饿了么外卖界唯二的核心竞争壁垒。

可现在问题在于,这些都是饿了么的“里子”,对消费者而言要看的是“面子”。

就像一道美食,必定是要色香味俱全才行。有了“色”和“香”,才会有后边的味道品尝。

但现在饿了么外卖却连续被曝出“幽灵外卖”问题,并且这还不只是一家店铺的违规,甚至有可能是外卖平台们的经营潜规则,或监管漏洞。这就等于是饿了么外在的面子坏了、不干净了,那么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谁知道后边的味道又是什么科技与狠活做出来的呢?

进一步来看,对于本地生活商业而言,外卖业务算是最好的流量入口,外卖这种高频业务是能培养用户习惯的,“高频打低频”在短视频时代依然适用。

这也是新晋本地生生活玩家抖音、快手们在短时间内难以攻进来的地方。

但如今,随着央视的曝光,这几乎就等于是堵住了饿了么外卖的流量入口。如果都像我一样直接卸载,那么饿了么本地生活又何谈后续呢?

毕竟,论餐饮外卖、即时零售,美团哪一样不比饿了么强?更不用说,买个菜、买个药什么,同样在搞即时零售的京东们也是一把好手,饿了么能被替代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饿了么外卖,不想成为阿里的“鸡肋”

当然,现在饿了么的困境,不仅仅在于这次事件暴露出的平台监管漏洞,同样尴尬的还在于,自身的战略定位上。

外卖业务对于今天的阿里而言可以用一句话总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外卖这个生意,虽然消费频次很高,但食安问题却很难避免,虽然很挣钱但不太容易盈利,所以哪怕阿里本地生活连续多个季度业绩改善,但至今仍未实现盈利,饿了么亏损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而市场份额上,美团占六成,饿了么占三成,规模效应显然不如美团。那么就算美团能盈利,饿了么能吗?

对美团来说,外卖是护城河,从外卖上能延伸出来本地生活一系列服务,比如毛利比较高的酒旅和到店业务。所以,即便是外卖盈利周期长,也是能被接受的。

饿了么则不然。

不是说饿了么的外卖业务长不出本地生活服务,而是说阿里可能不需要把宝全押在饿了么身上。

对阿里来说,阿里用不着业务来做护城河,支付宝本身就是护城河,阿里以支付工具为核心,自然能延伸出来本地生活服务,再加上有高德承接到店业务,外卖业务的价值可能不大,到头来也就是即时零售能带来一点增量。

而且阿里只要是把蜂鸟抓在手里,就不怕丢了即时零售这块儿蛋糕。

事实上,阿里当初买饿了么,其实也是补上外卖这块儿业务拼图。天眼查APP显示,当时阿里联合蚂蚁金服95亿美元并购饿了么。

如果饿了么一直不盈利,那么对于阿里来说外卖业务其实反倒是负资产,确实不如以一个好价格卖了,毕竟及时止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这也是为啥市面上总有传言,阿里要把饿了么卖给抖音。而阿里方面也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面辟谣。

谣言是谣言,商业逻辑是商业逻辑。从逻辑上看,如果阿里真的出清饿了么的业务,也是有内在原因的。

就像饿了么回归到家业务的核心那样,本身就是一种“尴尬”,这意味着饿了么在整个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的权重可能被降低了。

毕竟,本地生活最挣钱的到店业务已经给了高德,假如将来有一天,饿了么仍然难以实现盈利预期,那么即便是阿里彻底剥离外卖业务,也不会有什么负担。

而且大胆假设一下,假如抖音真的收购了饿了么,然后再掀起一场价格战,到时候市场份额反超美团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因为,外卖行业依赖规模效应,市场份额更大了,也有利于业务盈利。

所以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对饿了么而言,与其在阿里体系内为了盈利而挣扎,卖身谋求更多的成长性或许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308683

(0)
上一篇 2024年8月31日 上午11:11
下一篇 2024年8月31日 上午11: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