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时代,用时间盒夺回专注力

在信息爆炸的AI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信息流、通知和任务包围。无论是工作邮件、社交媒体,还是即时通讯工具,都在不断争夺我们的注意力。我们似乎总是处于一种“多任务处理”的状态,但实际上,这种状态往往让我们感到焦虑、疲惫,甚至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如何在这个充满干扰的时代,重新夺回专注力?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时间盒管理法(Time Boxing)或许是一个答案。作为全球最忙碌的企业家之一,马斯克通过时间盒管理法,不仅高效管理了多个公司(如特斯拉、SpaceX等),还在高压环境中保持了专注和心理健康。

由科技公司Filtered.com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马克·曹-桑德斯(Marc Zao-Sanders)撰写的《时间盒》(Time Boxing)一书首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斯克的时间盒管理法。作者通过10多年的亲身实践,从如何创建时间盒,到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时间盒管,提供了详尽的步骤和实践指南,确保读者能够迅速掌握并应用这一方法实现个人效率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封面-Boxing(无二维码)

作者:[英]马克·曹-桑德斯(Marc Zao-Sanders)著

译者:潘农菲 陈芝伊

出版时间:2025年3月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什么是时间盒管理法?

时间盒管理法是一种将时间划分为固定时间段(即“时间盒”)的方法,每个时间段内专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或活动。与传统的待办事项清单不同,时间盒管理法强调时间的有限性和任务的明确性。通过为每个任务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时间盒管理法帮助我们避免拖延、提高专注力,并确保每个时间段都得到充分利用。

马斯克将时间拆分为一个个15分钟的时间块,每个时间块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时刻保持专注,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大量工作。正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说:“我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时间盒管理法正是帮助他时刻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工具。

如何用时间盒夺回专注力?

在日常的喧嚣和无数待办事项中,时间盒管理法能引导我们每次只专注于一件事,从而让我们集中精力,找回专注(见图 4-1)。随着干扰因素的增加,尤其是在信息不断涌入的情况下,你的时间盒可以成为你的庇护所,给予你安慰,让你确信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情,只专注于眼前的任务。

截屏2025-03-10 11.47.39

(一)识别并减少干扰诱因

一旦你开启任务,进入了时间盒的工作状态,突然间某个事件的闯入打断了你的专注。那些让人心烦意乱的时刻是什么呢?我发现,将分散注意力的诱因按其表现形式(心理层面、媒体层

面和物理层面)以及紧急程度进行分类思考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分类有助于我们理解干扰的本质和来源,并根据紧急程度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表 18-1 是分散注意力的诱因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非紧急事项也可能非常重要,例如表 18-1中提及的重要工作。决定是否立即采取行动的关键因素在于事情的紧迫性,而非重要性。

截屏2025-03-10 15.43.18

请注意,这些干扰诱因仅仅只是开始,它们会触发一个强大的机制。一开始你并不知道“兔子洞”有多深。你可能很快会碰壁,一两分钟后就能走出来;但也有可能,吸引人的转角一个

接一个,等你回过神来,几小时已悄然逝去。

表 18-1 的作用是帮助你在干扰出现时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只要留心注意,并预计这些干扰可能源于媒体、物理或是心理这3 个层面,你就更容易察觉到它们。这样的干扰在每个人身上都司空见惯。这里的示例旨在与你产生共鸣,如果你能从每个层面的示例中举一反三,那么本章将对你大有裨益。最重要的是,表18-1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扰诱

因制定更有效的应对策略。只需记住及时发现干扰很重要,多加练习,我们就能逐步学会如何识别和应对干扰。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干扰因素,有些甚至会在一天内频繁出现:大多数人可能会在一天内查看手机超过 100 次。这些干扰毫无疑问是最具破坏性的,因为它们如此频繁地侵蚀着我们有意追求的高效率。现在,花几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对你来说,最常见的干扰是什么?是你回到办公桌前的时候吗?是你的手机震动时吗?还是当你在浏览器标签页顶端,瞥见收件箱中的通知数量增加时?抑或是你下班回到家,看到满眼都是需要做的家务活时?这些反复出现的干扰因素,正是你有机会对生活做出最大改善的地方。

 

①指人们在思考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的一种现触象,即掉进兔子洞。这是用来比喻人们在探索新想法时,可能会偏离原来的计划,沉浸在一个接一个的发现中。—— 编者注

(二)优化回应能力

我们人类拥有选择行为的能力。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那句精辟的表达:“在刺激和回应之间存在着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我们有能力自主选择如何回应。而如何回

应,决定了我们的成长与自由。”

但总体来看,我们面对诱因的反应往往是混乱的。我们常常忽略了诱因的存在,对弗兰克尔所指的那个空间视而不见,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如何利用它。相反,我们习惯于不假思索、毫无

意识地做出回应——仿佛被剥夺了主动干预的能力。通过分析表18-1 中的部分示例,面对诱因时,我们通常会:

  • 回复通知或电子邮件。 *
  • 点击浏览器中多个打开的标签页,然后浏览网页、搜索或购物。
  • 下楼查看狗的情况,却发现需要晾晒的衣服和待洗的衣物。
  • 被一只飞过的鸟吸引了目光,接着注意到另外两只鸟,以及旁边飘过的一朵云……那朵云看起来像扶手椅,然后忍不住遐想起来。
  • 上网搜索公鸡打鸣声 “喔喔喔”,结果进入一个童谣的网页,而这支童谣又激发了我们对搓竹棒的好奇心,然后思绪如同脱缰野马……
  • 在第一项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却不由自主地打开了另一份文档,开始着手第二项工作。*

我们尝试多任务处理(带 * 号的项目),或者一头扎进兔子洞里无法自拔。糟糕的是,多任务处理和兔子洞会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它们会降低工作效率,减少成就感。更糟糕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实际是在纵容有害的成瘾,沉迷于社交媒体、过度工作、消息平台等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行为会抵消时间管理带来的平和感、效率和掌控感。另外,如果运用得当,多任务处理和兔子洞也会带来许多乐趣,稍后我们也会讨论到这种情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干扰呢?

第一步,觉察到干扰的出现。觉察是所有后续行动的前提,也是我们选择自己反应的“空间”。这是一种可以通过意识和练习培养的技能。

第二步,迅速判断这个干扰是否需要立即处理。你真的需要现在就理会它吗?答案偶尔会是肯定的,例如表 18-1 底部的大多数示例。在这些少数情况下,请根据需要采取行动,立即改变计划,并记得稍后空闲时更新日历中的时间盒。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答案都会是否定的。那么,如果你想稍后再来处理这件事,就把它记下来吧,避免忘记那个稍纵即逝的想法而感到痛

苦,把它列在你的待办事项清单上;或者,如果你当时无法做记录时,那就大声把它说出来,通过语言帮助自己强化这个记忆,之后再回到你预定的时间盒中。而如果这个干扰是可以立即摒弃

的,那就直接忽略它,返回时间盒中(返回日历中)。具体操作流程如图 18-1 所示。

截屏2025-03-10 15.45.04

这里有一些策略可以为你所用。通过适当地改善你的环境来鼓励你做出更好的、更有意识的回应,即返回到你的时间盒中。很快,当你看到干扰诱因时,大脑就会自动做出回到时间盒的决定,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三)不断练习将注意力拉回到时间盒

我们都曾掉进过兔子洞。人类的思维和充满超链接的互联网是催生强烈好奇心的沃土,两者相互滋养。探索兔子洞可以是有益又令人振奋的,它可以带来新的见解、知识和灵感。但是,这

种探索也可能变得放纵和失控,虽然起初让人感觉很棒,最终却可能带来糟糕的影响。以下场景你是否似曾相识?

你按照计划开展一项任务,却被一个意想不到的链接、短语或图像吸引了注意力:“这是什么?”还没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好奇心驱使你点击链接,追逐起这只“兔子”。而这时,你正经历着全新的体验,它占据了你全部的注意力。接着,另一只“兔子”又吸引了你,你离最初的任务又远了一步。你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甚至进入了心流状态,一个接一个地探索着,

越来越好奇。最终,冒险的兴致消退,回过神来时,才发现自己早已偏离了原本的目标。你从兔子洞里爬出来,回到手头上的工作,但是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不必自责。毕竟,无论是否使用时间盒,都无法完全避免分心。任何内疚或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它们毫无根据且无益。况且,这种负面情绪本身又是另一种干扰。

关键在于,一开始就要尽量避免这些分心(优化先决条件)。当你意识到自己分心时,要立即采取行动,回到你的时间盒任务上来。通过不断练习将注意力拉回到时间盒,你的大脑会逐渐将分

心带来的诸如压力、不知所措或恐慌的负面情绪和一个积极的应对行为,即回到时间盒 / 查看日历关联起来。久而久之,当你分心时,回到时间盒本身就会成为一种缓解压力的下意识反应。

封面-Boxing(无二维码)

作者:[英]马克·曹-桑德斯(Marc Zao-Sanders)著

译者:潘农菲 陈芝伊

出版时间:2025年3月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阅读剩余 68%

原创文章,作者:新智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329721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