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思,一个“洋老头”引发的问询和质疑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回首昨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商品的质量,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力,都无法与国外的一些品牌竞争。在一些人的心中,国外品牌质量更好,价格更高,使用起来更有面子的观念根深蒂固。

即便是在国货崛起的当下,一些人仍然抱着这样的态度和看法。于是,一些国内厂商就投其所好,在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处处体现与众不同,“洋”气十足,以满足某种消费心理的需要。

在家装家居领域,慕思一直很出名,特别是与席梦思相差不同的名字,一直让消费者误认为慕思是国际大牌。在其宣传资料中,一个酷似乔布斯的神秘洋老头,带着“法国皇家设计师”、“源自1868年”等字眼,和一张看起来很舒服的床垫站在一起,很洋派,很有范。

这位洋老头,在慕思以前的宣传资料中,曾宣是来自法国的睡眠专家,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一个洋气的名字,加上一位绅士的洋老头,慕思想向外界传递的信息不言而喻。

“洋老头”遭质疑

给产品起一个好听的洋名字,满足部分消费者喜爱国外品牌的心理,似乎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既洋气又能多挣钱,不少厂商愿意投其所好。

慕思,算是搭上洋品牌快车的佼佼者。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慕思股份生产和销售的主要产品为中高端床垫、床架、床品和其他产品,其中,床垫是慕思的核心产品。因为搭上了“洋”快车,尽管并非真正的“洋品牌”,但慕思床垫终端价格并不便宜。

最便宜的也要四五千,好的要四五万乃至于十几万,完全不亚于国际一线品牌。不过根据慕思股份的招股书,动辄售价上万的床垫,平均制造成本仅千元,甚至还是外包生产。

叫好又叫座,不得不说,慕思的成绩,有一份洋老头的功劳在里边。

慕思发展的不错,主要是因为售价与国际一线品牌几乎持平。但慕思在上市的过程中,仍然禁不住监管层的灵魂一问。

近日证监会披露了慕思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反馈意见,向公司接连发出了59问。

其中,证监会在第26问中表示,关于“2009年8月15日,慕思有限与Timothy James Kingman签订《协议书》,约定Timothy James Kingman授权慕思有限使用带有其肖像的照片及其底片;使用期限为永久使用。”请发行人进一步说明:

(1) Timothy James Kingman的基本情况,与发行人产品的关系;

(2) 发行人是否对外宣传Timothy James Kingman,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发行人对外宣传自身产品是否表述恰当,是否存在虚假宣传;

(3) Timothy James Kingman是否许可第三方使用其其他照片,如有则请说明具体情况,是否会导致与发行人产品混淆的情形等,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请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这直接切中了慕思的要害,实际上就是让慕思说明,这个洋老头和慕思的产品到底有什么关系,第三方是否也可以使用这个老头的照片,从而导致消费者对慕思产品的混淆并引发潜在纠纷,另外慕思对这个洋老头的宣传是否符合产品实际情况,是否存在虚假宣传。

面对这个问题,慕思实际上很难回答,但又不得不回答。

招股书上说,在2009年8月15日,慕思与一个名为Timothy James Kingman的洋老头签订协议,这个洋老头授权慕思永久使用带有其肖像的照片及其底片。而在11月12日慕思预披露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中,提到Timothy James Kingman的次数只有寥寥几句。

目前看来,“洋老头”可能只是一个模特而已。

慕思广告支出非常突出

实际上,慕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品牌,公司在东莞成立,产品在东莞制造。

公开资料显示,慕思创立于2004年,在其70后老板王炳坤的带领下,在全国飞速扩张,而且还进军澳洲、美国等多国市场。目前慕思在全国有4200多家专卖店和1500多个经销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据悉,慕思公司的官方英文名为De Rucci,该品牌早期曾宣传是以创立慕思的法国设计师De Rucci命名,不断营造出其是源自法国的国际大品牌。慕思在广告中用“神秘洋老头+床垫产品”的宣传模式,宣传慕思是“全球睡眠资源整合者”、“私人订制睡眠系统”,宣传卖的不是床垫,而是睡眠系统。

从宣传的角度来说,慕思是成功的,这给其带来了优秀的业绩数据。

根据慕思股份的招股书,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慕思股份的营收分别为31.88亿元、38.62亿元、44.52亿元和28.0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3.33亿元、5.36亿元和3.26亿元。

并且通过多年经营,慕思早已形成了品牌溢价,其毛利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18-2020年期间,慕思股份的毛利率分别为49.14%、53.49%和49.28%,其综合毛利率均在50%左右,远高出同行10%。

作为慕思的主打产品,其床垫产品每年在总营收中占比基本在50%以上。今年上半年,其床垫产品营收占比为51.02%。

慕思业绩的取得代价也不低,其销售费用每年都是10亿级规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6月,慕思股份的销售费用分别为9.8亿元、12.01亿元、11.05亿元和6.8亿元,其中广告费用在销售费用中占比,每年都达到了35%以上。

2021年上半年,慕思广告费用支出为1.93亿元,占比28.36%,这让慕思股份的广告费用率远高于同行。比如其2019年的广告费用率高达11.53%,同期喜临门只有3.24%、顾家家居只有5.04%、梦百合为1.94%。

慕思的广告支出投入很有针对性,尤其喜爱冠名赞助和公共交通广告。据了解,慕思股份曾先后赞助过刘德华、张学友、陈奕迅等明星的全国巡回演唱会和音乐节,以及冠名了《我们恋爱吧》、《中国好声音》等近年来的比较热门的综艺节目等。

与高额广告投入相比,慕思的研发费用则少的可怜,招股书显示,2018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仅为7715.50万元、7409.94万元、9035.49万元及6206.29万元,不足销售费用的十分之一,连续六年占营收比重没有超过3%。

看来对于床垫这种技术含量不太高的的产品来说,还是广告费用的投入,来得更为实际。

靠“蹭”洋人,不如靠产品力

从各方面的资料来看,慕思股份和欧洲市场倒也并非全无关系。

据悉,在2007年,慕思引入了法国籍知名设计师Morris作为首席设计师;2009年,慕思股份对外表示,与欧洲多家公司签订了长年合作协议,引进睡眠系统制造材料和技术;2012年,公司还引进了丹麦知名设计师尼尔森·詹姆斯,加速品牌国际化进程。

在2014年,慕思股份的门店更是直接开到了德国。于是,从广告中的肖像使用,到邀请国外知名设计师,再到海外开设旗舰店,慕思股份的“欧洲品牌”故事素材越来越多,又能相互印证。如不是监管层问询引发了一波质疑,这个故事可以一直讲下去。

国内企业穿洋装,慕思不是第一家。在家装家居领域,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比如达芬奇就是一家比较突出的假洋鬼子。

达芬奇家居也是一家地道的国产企业,但它却将在东莞生产的家居用品运到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中国市场,这一来一回让它的标价比原来涨了10倍。

不仅如此,达芬奇家居还自称是“意大利原产”的进口家居,甚至打出“百分百原装进口”的口号,正因如此,达芬奇家居在国内受到很多消费者追捧,直到央视戳破了它的谎言。

还有一家欧典地板,欧典地板号称创建于1903年,总部在德国,在欧洲拥有1个研发中心、5个生产基地,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事实上,这些地板只是北京通州区一个加工厂代工的。正是靠着贴“洋皮”,欧典地板卖出了2008元一平方米的天价。

电商观察员鲁振旺表示,一些品牌“挂羊头卖狗肉”被揭穿是早晚的事,现在监管部门对虚假宣传的管控也越来越严了。随着国货崛起,中国消费者已经对“洋滤镜”也早有了免疫力。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慕思股份这种情况很明显是打了“擦边球”,蹭“洋品牌”的热度。在法律上采用外国老人肖像宣传显然是不违法的,但是在公众道德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慕思股份此举显然利用了消费者普遍认为“外资品牌质量好”的心理,引导他们愿意花高价购买产品。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广告处表示,“这位洋老人不是慕思床垫的广告代言人,因为他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和形象来推荐慕思床垫。执法必须结合画面的宣传内容,来认定是否涉及虚假违法广告。不管怎样,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应破除对洋品牌的盲目追捧,树立理性消费观。”

12月2日人民资讯转载长安观察的文章中提到,洋面孔不是坐地起价的筹码,“假洋鬼子”割韭菜必须露头就打。《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而贴洋牌,显然涉嫌虚假宣传,监管部门必须“发现一起、严惩一起”。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再好的营销,再怎么搭洋便车,都不如从根本上做好产品,提高产品力水平。在洋品牌“信仰”逐渐坍塌,国货品牌不断崛起的当下,立足中国,立足本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未来的企业的经营空间或许更加广阔。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53818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8日
下一篇 2021年12月8日

相关推荐

  • 员工挂“罪牌”戴纸托手铐引质疑,80后王云安创立的古茗又“翻车”了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莫恩盟 编|深海 员工头挂“罪牌”、手戴形似手铐纸托的视频,将头部茶饮品牌古茗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被不少网友指责不尊重员工的舆论不断发酵后,古茗通过官方账号进行致歉:“对不起,我们玩梗…

    专栏 3小时前
    10.0K
  • 精准学发布全球首个超拟人一对一AI老师

    作者:曾响铃 9月19日,在2024云栖大会上,一位可以给学生做学习计划、根据知识点讲课、能够培养和纠正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老师引起了巨大关注。与普通老师不同的是,这是一位依托于AI技术诞生的“超拟人AI一对一老师”…

    专栏 3小时前
    10.3K
  • 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被立案调查,为何股价上蹿下跳?

    来源 / 节点财经 文 / 三生  一只股票,7个交易日6个涨停板,就在股民热血沸腾时,紧接着掉头又是4个跌停板,直接把追高的股民挂到了山顶上。这样暴涨暴跌的股票,在大A有个统一的称呼:“妖股”。 今天说到的这只“妖…

    专栏 2天前
    27.5K
  • 支付宝“碰一下”,创新的不止支付方式

    大型“碰一下”现场!支付宝悄悄创新,移动交互方式next level!商家、消费者“碰”然心动!“碰一下”,碰出数字化新篇章。  作者/番茄酱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更开放,更前沿,更创新:9月7日,被海外科技媒体评为“2024…

    专栏 2天前
    25.8K
  • “冰山之下”:谁在成为车企的真正智能助手?

    “其实我们一直扮演的角色就是数字化助手,也就是别人可以去挖金,我们给大家提供铲子,这是我们扮演的角色,而现在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最好的铲子。”  作者| 皮爷  出品|产业家  如果说AI发展的最鲜明印痕是什么?有…

    专栏 2天前
    27.1K
  • 雷军、余承东、赵明相爱相杀,却难得有一个共同点

    作者:龚进辉 最近,荣耀CEO赵明在2024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谈及未来是否会直播带货时,坦言自己是个挺内向的人,在镜头面前有压力,做直播的人太多,不差自己一个。 当有人说余承东也自称很内向时,赵明笑着回应…

    专栏 2天前
    27.2K
  • 企业如何“向内求”, 挖出更多净利润?

    未来的财务部门将是一个“主导“部门,成为业务的翻译官,成为业财融合的引领者,引领企业走在最适合自己的财务数智化转型道路上。  作者|思杭  出品|产业家  收入增速放缓、营收下滑、消费意愿降低,这些也许是近半…

    专栏 2天前
    34.3K
  • 帆软,再攀「一座山」

    能够清晰可见的是,基于Fine ONE,中国企业将可以构建出较真实、较具成长性、较不“内卷”的智能BI体系,同时,在这个天然和数据资产挂钩的体系加持下,企业也将积淀出有足够价值的数据资产。  作者| 斗斗 皮爷  出品…

    专栏 2天前
    32.3K
  • 疑似陷入“崇祯死弯”,光正眼科能否等来“V字反弹”?

    文 | 螳螂观察 作者 | 青月 2024年上半年,民营眼科医疗行业的分化进一步加剧。 审视A股市场五家主要民营眼科上市公司的“中期成绩单”,综合实力最强的爱尔眼科,在上半年取得了营收利润的双向增长,持续领跑;华厦…

    专栏 2天前
    35.7K
  • 淘宝挖来的李诞,在小红书找到舒适区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宁成缺  自脱口秀界跨界至直播后,李诞意外地成为小红书“直播一哥”,他的直播间在买手榜上经常断崖式第一。  近期一次直播中,他邀请了徐志胜、呼兰等脱口秀同行参与,吸引了接…

    专栏 2天前
    31.8K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