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的日常吃喝,堆出了异常庞大的餐饮赛道。同样是由于这14亿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餐饮行业将重心偏向了预制菜。不仅有一大批预制菜生产企业闻风而起,还有海底捞、西贝等知名餐饮企业参与其中。
在各路玩家的参与下,我们普通消费者很容易便能嗅到预制菜的“香味”:外卖的配送时间越来越短、饭店点餐后上菜的速度越来越快,即热、即烹类产品在商超中出现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而这股“香味”自然而然飘到了资本市场,近日水产品预制菜制造商鲜美来递交了招股书,冲刺上交所IPO。预制菜如今方兴未艾,但尚未出现龙头企业,专注做水产品预制菜能否帮助鲜美来突围呢?
“预制菜将摧毁中国餐饮业”?
“你的外卖是半年前做好的!”“食材不新鲜、不卫生,防腐剂多!”……
两年多前,一场关于“料理包”的论战爆发在社交媒体,甚至有人痛心疾首地呼吁“料理包将摧毁中国餐饮业”。
然而经过时间的验证,“料理包”不仅没有让中国餐饮一蹶不振,反而带动了其所在预制菜行业的整体大提速。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并将长期保持20%的增长率。
为什么自带“便宜”、“保质期长”、“速食”这三个标签的预制菜,没有在舆论中倒下,反而不断发展壮大?
实际上,预制菜非但不会摧毁中国餐饮业,反而是推进餐饮标准化的最好注脚。
首先,绝大多数预制菜都是在合法合规、资质齐全的食品加工企业集中生产出来的,并采用了科学包装。
其次,预制菜从工厂到消费端,会采用全程冷链运输,经过杀菌消毒后,无需防腐剂便能保存长达一年,而且食材风味都会得到保留。
所以说,相比苍蝇馆子里的现炒热菜,加热即食的预制菜反而更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不论是B端还是C端,对于预制菜的需求都非常大。
B端是预制菜的主要市场,约占行业的8成左右。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促使了吉野家、真功夫等餐饮企业更多地使用预制菜来降本增效,并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原材料成本。外卖的爆发式增长,更是显著放大了预制菜的优势。
此外,一些连锁餐饮门店在扩张过程中,需要通过标准化生产来把控口味、安全等因素,实现快速复制以达到正常经营,预制菜同样也能满足这类企业的需求。
对于C端消费者而言,便捷、健康、发挥稳定都是他们选择预制菜的理由。无需清洗、配料等诸多繁琐环节,也不必苦练厨艺,简单处理即可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而且对于一些自我要求比较高的消费者来说,预制菜由于标准化程度高,包装都会注明营养成分表,便于计算每餐的营养和热量摄取。
综上,随着冷链物流的日益完备,预制菜整体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受到业界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预制菜赛道尚处于发展的前期阶段,行业内缺乏有统治力的龙头,大量新兴预制菜加工厂商闻风而起,还有各大餐饮品牌跨界布局,资本同样热切关注,因此竞争异常激烈。
就目前而言,预制菜仍是当下“风口”,各品牌都有机会做大。但任何一个玩家也不敢打包票说可以轻易从中突围。因此有很多企业另辟蹊径,进行差异化竞争,例如鲜美来便选择了从水产品预制菜切入,那么选择这样细分赛道的企业,能否借此破局呢?
押注细分赛道,鲜美来突围的可能性有多大?
平心而论,水产品预制菜是一条好的细分赛道,但天花板却不够高,尤其是对规模较小的新玩家。
相比其它品类的预制菜,水产品预制菜的优势在于营养丰富,而且独特的口味也容易形成复购,例如小龙虾、酸菜鱼等。因此在近日召开的2021中国水产品大会论坛,各位专家纷纷看好水产品预制菜的发展潜力。
然而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水产品预制菜的发展速度要落后于预制菜整体增速,仍处于摸索阶段。而且相比其它预制菜品类,水产品预制菜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更多一些。
首先,水产品预制菜在口味方面可能损失较大。在老饕眼里,“鲜”是水产品的灵魂所在,讲究的就是现杀现吃。而水产品自身性质决定了其经过储藏后口味变质,即便是经过冷链运输,也难以将本味完全保存。
其次,水产品预制菜对企业跨地域运转的能力要求更高。大部分水产品本身不易长期贮存,在经过加工后虽有改善,但除了虾干等少数品类外依然如此,因此,具备足够物流运输能力的企业,才能跑得更快。
例如京东生鲜水产预制品,自2016年开始大举发力后,每年销量都保持平均100%的增长速度,是行业发展水平的3.5倍,这一点是鲜美来这样纯粹的加工企业无法企及的。
第三,水产品预制菜对上游供应链的需求也比较大。一般来说,大部分常见水产品都能在国内市场找到,水产品预制菜也有机会去建立起稳定的上游供应链。
但来自国外的水产品能够帮助水产品预制菜品牌扩充品类,只是大部分企业无法建立起足够的成本优势。在这个方面,同样是跨界入局的大型企业胜算更多。
以A股上市的国联水产为例,主要产品包括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罗非鱼、海鲈鱼等。此前国联水产只涉及海产品的初加工,但预制菜毛利率高,市场空间大,而且其本身便具有成本优势,因此近年来正着力向预制菜领域发展。
除了自有食材以外,海外布局也是国联水产在预制菜领域的胜负手之一。这是因为对虾等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而国联水产能够在全球范围采购,有助于其降低这种季节性波动,确保食材的稳定供应。而稳定供应,正是预制菜拓展B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相比京东、国联水产这样的跨界玩家,鲜美来只能算是一个新兴的小玩家,不仅不涉及食材、运输等方面,产品品类也比较少。
招股书显示,鲜美来主要产品只有虾滑、虾仁和生鱼片,而且这三大类产品常年保持9成左右的营收占比。而且不得不说的是,鲜美来的经营规模也比较小,2018-2020三年间,其最高年营收只有9.11亿元。
所以说,在物流运输方面没有强有力的支撑,在上游食材也没有难以撼动的成本优势,鲜美来这样规模较小的玩家,在面对大型企业跨界而来时没有太多还手余力,从中突围的机会也比较小。当然话无绝对,很多大型企业都有起于微末的经历,也许鲜美来也能够成为其中一员。
本文由松果财经(ID:songguocaijing1)原创,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meiganggu123。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5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