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大卖仍需克服供给、需求、生态等难题

来源 / 何玺

折叠屏手机市场沉寂了较长一段时间后,又迎来了一个热闹的冬天。

短短的一个月内,就有两家手机厂商发布了自家的折叠屏手机,在价格、工艺、性能、用户体验上有了新的探索,掀起了手机市场的新一轮讨论。

01

手机厂商相继推出折叠屏手机

12月15日,OPPO发布了旗下第一款折叠屏旗舰手机——OPPO Find N。它的外屏采用比例为18:9的屏幕,尺寸为5.49英寸,内屏则达到7.1英寸,比例为8.4:9。从手机形态来看,OPPO打造的是一款市场上验证过较为成熟的折叠屏产品,也是较多产商做过的尝试。这种小屏幕和大屏幕的结合,是目前平衡操作体验和便携性还不错的方案。

12月23日,华为在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重磅发布了旗下首款纵向折叠手机——Huawei P50 Pocket。与OPPO Find N不一样的是,Huawei P50 Pocket采用的并不是左右横折的方案,而是上下竖折的方案,类似三星Galaxy Z Flip系列。它带来了全新一代的水滴铰链和多维联动升降技术,实现无缝折叠,屏幕尺寸为6.9英寸。

除了OPPO和华为以外,小米、VIVO、荣耀等手机产商都将在明年初发布自家的新一代或首代折叠屏旗舰机,另外有消息透露,作为高端机的领头羊苹果公司,也将在两年内推出一款折叠屏手机。随着OPPO Find N和Huawei P50 Pocket的首销售罄,证实了市场对折叠屏手机的肯定和追捧。有机构预测,2022年将是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年,但也有观点持消极态度,毕竟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和渗透率占手机市场的总份额仍然过低。

02

手机厂商争相发布折叠屏手机的背后

手机行业发展了数十年,而智能手机的发展史也长达十余年,可以说手机产商能够带来市场耳目一新的创新已经乏善可陈了,除了常规的处理器升级,就是更大的屏幕、更多的摄像头,除此之外就是充电续航等,这些只能说是升级而谈不上创新。手机生产商绞尽脑汁想要刺激市场用户的“多巴胺”,但收效往往不佳。自2016年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就结束了高位增长的状态,销量的复合增长率跌到了5.7%。市场急需大胆实用的创新来激活存量用户,一方面是推动手机行业往更先进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事实上,屏幕一直是手机厂商的重点突破领域。从LCD屏到OLED屏,从1080P屏到2K屏,从视网膜屏到超视网膜屏,E5材质、三星柔性屏、十亿色、高PPI、色温自适应、阳光屏、LTPO自适应高刷新率……等等的技术无疑都是在屏幕上下功夫,为了让屏幕更薄更清晰更耐用,给用户带来更佳的使用体验,毕竟屏幕是最易感知的元器件,因此手机厂商往往选择在屏幕上秀肌肉。而屏幕尺寸则是争夺得最火热的一个领域,如何在最小的机身里塞下最大的屏幕,永远是手机厂商思考的课题,这其实就是便携性和手感与观感之间的一个平衡。因此,从最初的乔布斯提出的黄金尺寸3.5英寸逐步发展到现在的接近7英寸的手机屏幕尺寸,而为了把机身做小,则不断在屏占比上下功夫,因此出现了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等不同形态的屏幕,其目的都是为了减小机身尺寸增大屏幕尺寸。

随着屏幕摄像头的逐步成熟,屏占比已经可以实现100%,因此手机产商只能另辟蹊径,通过折叠屏幕的方案来增加屏幕尺寸而尽量保持机身尺寸不变,如OPPO Find N、Huawei Mate X系列、三星 Galaxy Z Fold系列、小米MIX Fold等,他们的屏幕展开尺寸一般在7英寸—8英寸,相当于一部平板电脑mini的尺寸,但折叠后的机身尺寸和普通大屏手机相仿,只是厚度和重量较大。另一种方案则是通过折叠屏幕来减少机身尺寸而保持屏幕尺寸不变,这一类型的代表主要有华为新发布的P50 pocket和三星Galaxy Z Flip系列、以及最早发布这一类型的摩托罗拉的产品。它们的屏幕展开尺寸一般在6.7—6.9英寸之间,和主流的大屏手机尺寸相仿,而折叠后的大小和女性的化妆盒差不多,有着精致的外观,更能打动女性消费者。因此,很明显发现,两种方案的受众人群分别是男性和女性。

到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了解到手机厂商为什么不约而同的推出折叠屏,这其实是手机进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趋势之一。而由折叠屏的发展引起的用户交互体验的升级则是隐藏的一个彩蛋,这是由硬件创新胁迫软件创新的一个典范,在未来,折叠屏的新交互体验将会带来高效率的生产力、新的拍照摄影模式等。

03

折叠屏手机大卖仍需克服供给、需求、生态等难题

虽然折叠屏有其必然发展的理由,但是从诞生至今已然3年,折叠屏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一直不温不火,其出货量占手机市场总份额不到0.15%,这意味着,市场每卖出一千台手机里面只有一台是折叠屏手机。

折叠屏发展举步维艰,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困境,供给、需求、生态。只要解决这三座大山,折叠屏必然会迎来井喷的时代,成为主流单品指日可待。

首先是供给。折叠屏一直以来的价格居高不下,动辄上万的价格背后其实是技术不成熟、产品良率过低造成的。对于折叠屏手机来说,屏幕技术和铰链技术的攻克难度和成本最高,也最重要。据统计,三星Display7.3英寸AMOLED可折叠面板目前的生产成本接近180美元,而良率则在10%到30%之间。在报告显示,三星的一款折叠屏手机的屏幕成本达到218美元,与之相对比的是一款iPhone新款手机的屏幕成本仅120美元,也就是说,一款折叠屏手机的屏幕成本是同时期旗舰手机的屏幕成本的两到三倍。短期内,折叠屏手机供给吃力,成本高企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国产供应商逐步增多,国内生产链逐渐成熟,未来有望降低成本提高良率。

其次是需求。对于折叠屏手机,目前市场态度更多的只是尝鲜,相比普通屏幕的手机,折叠屏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仍然持观望态度。价格显然是最大的阻力。今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厂商对自家折叠屏手机推出大幅度的优惠措施,导致折叠屏手机持续升温,销量猛增,可以看出,价格确实阻碍了折叠屏手机的发展。随着OPPO、小米等产商的入场,有可能引发一场价格战,从而提高折叠屏的市场渗透率,提高用户对折叠屏的认知度。

最后是生态。折叠屏只是硬件上的创新,如果软件跟不上,那么硬件的进步反而是鸡肋。因此目前折叠屏的一大难题就是生态的缺失,首先是应用适配各种不同比例的折叠屏屏幕,更重要的是应当去开发能够发挥折叠屏优势的应用交互方式。未来苹果入场折叠屏市场后,也许会带来更多惊喜,打造生态和软硬一体一向是苹果公司的优势。

其实,供给、需求、生态三者不是孤立的,三者其实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必须同步解决,只有不断完善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提高需求,并且不断完善生态,才能够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折叠屏手机未来潜力很大,关键在于解决好这几个难题。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55892

(0)
上一篇 2022年1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3日

相关推荐

  • 折叠屏手机的2024:减重与升维

    作者:解码Decode 从2019年三星发布Galaxy Fold算起,折叠屏手机已经走过了四年。但在销量上,折叠屏依旧是一个小众细分赛道,2023出货量预估1590万部,市场份额仅占1.4%。 惨淡的销量成为折叠屏被看空的直接依据,…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04.2K
  • 动力电池产业迎来周期性调整,宁德时代开启新角逐?

    大爆发之后,新能源电池行业正在迈入紧张的下半场,一些数据显现出迹象。 根据业绩预告情况,目前57家锂电企业中,有45家企业的净利润负增长。另外,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8.…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18.3K
  • 财报超出预期,百融云创官宣加强回购

    作者:节点财经 “聪明的钱应该流向价值洼地。”——这是股神沃伦·巴菲特先生的投资箴言。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寻找价值被低估的明日之星如同浪里淘沙。但普世的办法仍然有用,那就是回归基本面本身。 3月25日晚,…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40.4K
  • 苹果在全球掀起专利战,西电捷通赢得战斗却输了战争

    作者:螳螂观察 今年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有关情况,会上披露的一个专利侵权案例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 这个案例的主角,分别是西电捷通和苹果公司。西电捷通拥有的WAPI专…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10.7K
  • 出圈的小仙炖,能否逃过“智商税”的质疑?

    作者:江湖老刘 近年来,新消费趋势下,“网红燕窝”小仙炖脱颖而出,但始终没能逃出“燕窝是不是智商税”的争议。小仙炖,鲜炖燕窝领导品牌,连续四年鲜炖燕窝全国销量领先,对比赛道资深老玩家燕之屋,小仙炖凭借出色…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22.5K
  • 营收纯利双增长,朝云集团投资价值凸显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陈平安 要说港股的估值和A股感觉真是不一样,在A股看看公司净现金和分红率,市场总归是能达成底线共识的,到了港股这,很多时候就没有价值底线可言,多少股票就此埋没,对持股信…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48.0K
  • 低空经济:大疆创新、纵横股份的突围与成长

    作者:刘旷 近期,“德国无人机初创公司Wingcopter试点无人机和电动货运自行车的联合运输项目”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网友在惊叹海外无人机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步的同时,不忘对比自家无人机技术。 其实,国内…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43.1K
  • DNA动了 ,科技公司让地产不做“包租公”

    作者:倪叔 又意外又不意外。 商业地产的论坛上出现了科技公司,科技公司已经开始拥抱商业地产。 据悉在前两天的第十九届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上,业内大咖云集,比如恒隆集团、华润万象、恒太商业管理集团、上…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25.3K
  • 安踏与耐克的赛场,不止在中国

    文 | 螳螂观察 作者 | 易不二 2024年以来安踏集团喜讯不断。 继2月初亚玛芬登陆纽交所,成为北美资本市场2023年9月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之后,安踏在近日又提交了一份再创历史新高的年报。从具体的财报数据来看,安踏…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24.4K
  • 开发者怎么拥抱智能化浪潮?昇腾AI给出了“通关指南”

    作者:Alter  在大模型代表的新一轮技术浪潮下,智能化转型已然是毋庸置疑的趋势,科技大厂们纷纷给出了智能化的“道法术”,大大小小的企业也开始更新认知,想要从创新中挖掘出驱动增长的新质生产力。 但现实和智能…

    专栏 2024年3月29日
    314.1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