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的猫,脑子一起变小

创办于三年前的“爱猫生活”豆瓣小组已经有56万组员了,爱猫人士聚集于此,只为分享与猫的日常。不过,虽然和所有普通的养猫者一样,这里的组员们也自带一言不合晒猫照技能,小组中刷屏最多的,却并非各类猫咪的玉照,而是“团购”贴。

秉承“猫咪须富养”的基本原则,爱猫者们对猫精心供奉。除了必备的猫粮、猫砂,他们还会专门为猫购入猫草、猫爬架,以及最重要、也是开销最大的——猫罐头,并誓要做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

于是,除了常见的鱼肉,鸡肉、兔肉、羊肉、牛肉等猫罐头也被一一加入购物车,以便家中爱猫能随时更换口味。软乎乎的猫肚子摸着虽然舒服,但为了健康,还是要优先低卡,价格自然就被卡高了——团购,正是这个“组员多力量大”的小组想出来的省钱利器,堪称“贫穷”猫奴们最后的倔强。

如此地全身心付出,不过为创造一个有猫陪伴的温暖家庭罢了。对于一个标准的猫奴,猫的每分每秒,都不能缺席。醒着时,怀中要抱着猫咪;睡觉时,猫咪要躺在身侧;饭也要和猫一起吃,餐桌的两侧,一边是人的餐盘,一边是猫的饭盆。

猫奴们的名言是:没有男/女朋友可以,没有猫万万不行。而在今年的情人节,这句话有了全新的诠释。据虎嗅网报道,一位认为“猫比男人靠谱”的00后女生与猫一起度过了2月14日。为此,她提前准备了给猫定做的“爱心形鱼糕饼”和电动猫玩具,又以猫的名字给自己预购了一束玫瑰、一份巧克力,甚至还有一份用猫的口吻写成的“情书”。情人节当天,这些以“猫”之名准备的情人节礼物被准时到达她的住处。

人们似乎越来越为猫痴狂。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宠物猫“保有量”增速连续三年占据国内增速最快的宠物品种,而早在2020年,高线城市的人均宠物猫“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8只/人。

猫和人,到底是谁先动得手?

人类对猫超出常理的喜爱,曾一度被解释为,猫驯化了人类。当它在你手中呼噜呼噜的时候,会让人以为这种萌得人心肝颤的生物已经被你彻底征服,从而心甘情愿成为猫奴。

这种说法的出现,其实并不全出于玩梗。

当人类的步伐开始踏入猫的家园时,它们没有像其他野生动物一样逃离,反而利用抓老鼠的能力,与人类共处一室。但实际上,相关研究表明,猫并不爱抓老鼠。所谓的“猫抓老鼠”,怎么看,怎么像是主动创造接近人类的机会。

另外,它们标志性的“喵喵喵”,也是为人类定制的。和伙伴之间,它们不需如此,没有和人接触的野猫甚至不太会“喵喵喵”。更直白地说,这是猫发明的只用于人类的语言体系,为了和人类完成沟通。

猫还是弓形虫的宿主。因为养猫的人太多,弓形虫的感染十分普遍。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30%的人类被弓形虫感染,中国阳性感染率在5%—20%,部分地区高达30%以上。

除了会影响宿主的生理状况外,弓形虫甚至还被认为会影响宿主的行为。2020年1月,一则发表在《Cell 》杂志子刊 《Cell Reports 》杂志的研究表明,弓形虫感染会让宿主更渴望探索和冒险。在此之前,有人统计数据发现,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八场比赛中,赢得比赛的国家全部都是弓形虫感染率高的。

于是,有人提出了“猫咪阴谋论”——通过弓形虫,猫咪们潜在地影响人类的行为,进而控制人类的思想与文化。这是典型的驯化,终极精神控制法。而根据“驯化综合征”,被驯化之后的动物通常拥有较短的面孔,较小的牙齿,更温顺的气质——这一切人类都符合,如果与万年前的自己相比。

当然,站在人类立场的另一方(简称“人类派”)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坚定认为是人驯化了猫,并为此提出了诸多解释,其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驯化是分种类的,一种是被动式驯化,例如狗,另一种是主动驯化,选择与人类在一起——比如猫。

另外,作为猫驯化的重要证据,驯化的终极表现——大脑变小,在今年也得到了证实:2022年1月26日,发表在《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与10000年相比,猫的颅骨体积显著缩小了。

研究人员认为,在驯化过程中,对驯服的自然选择会导致动物产生的神经嵴细胞(与兴奋性和恐惧有关)减少。这反过来可能导致应激反应、大脑体积和整体身体形态的变化。

但对这种“证据”,“猫咪派”很快找到了破绽。

相关研究表明,自古人类阶段大脑体积显著增大之后,过去的10万年中,人脑体积一直保持稳定,但此后,从某个时间点开始,人脑的体积开始缩小。这个时间点,在10年前,科学家们锁定的是10000年前,而在去年10月份,被进一步精确到了3000年前。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猫首次成为人的宠物,是在4000多年前,因埃及的偏爱,猫宠于3600多年前开始普及。

而大脑变小,正是驯化末期才会出现的特征。这意味着,人类在养了猫不久之后,大脑开始变小,完美符合人被驯化的推论。板上钉钉的时间顺序,堪称“猫咪派”对“人类派”的致命一击。

当然,傲娇的人类(傲娇也是被驯化的属性吗?)可能依然拒绝承认自己被驯化了。自称“猫奴”,不过是为了讨好猫罢了,谁让猫咪们“柔弱不能自理”且可爱呢。

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U5QibXATn_4CdAlHd9Q67w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61541

(0)
上一篇 2022年2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23日

相关推荐

  • 复刻山姆和Costco,1688凭什么?

    撰文︱白丽 出品︱阿桶观察 勇砺商业评论 卷得不能再卷,是当下电商的真实写照。 2024年,电商的价格战内卷已经把压力传导至源头产业带,电商卖家逼着源头厂商提供更低的价格,造成很多偷工减料和降质减配的劣币驱…

    专栏 46分钟前
    6.2K
  • 丰巢没有安全感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梦得  曾经“没人看好”的丰巢居然盈利了。 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出现了众多的快递驿站和快递柜。虽然网上对驿站和快递柜吐槽颇多,但事实上,大家还是需要的。 以快递柜赛…

    专栏 46分钟前
    5.4K
  • 一夜之间,开学的大学生都在吃板面

    9月开学季,一款方便速食产品却在“嘴刁”的年轻群体中持续破圈,成为当代大学生入学的必备“神器”。 这正是今麦郎板面引发的一场板面“风暴”。谁也未曾料到,成立三十年的今麦郎,不但精准把握了“时代的胃口”,更是将…

    专栏 47分钟前
    6.4K
  • 倪叔观察:营销风口重回PC时代

    相信有些朋友看到这篇文章会有点懵逼。 什么?现在居然还有人提什么PC时代?还营销重回PC? 老粉都知道,倪叔不打诳语。没错,营销重回PC时代,可能是本年度迄今为止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个商业话题。 但是,这个话题…

    专栏 47分钟前
    5.5K
  • 闪回科技二度冲刺港股,深陷盈利困境,雷军看走眼了?

    一台手机的流通循环,起于产线,止于废弃。 废弃是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一步,但是过去没有产业链玩家会把这一步骤当作产业链的一环。而商业机会恰恰藏在这样“反常识”的领域。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数据表明,…

    专栏 47分钟前
    6.7K
  • 又“复苏”又“变天”的出境游,是谁的“囊中之物”?

    今年的中秋节假期,出入境人数呈现新的高峰。这其中,海南出入境人员达1.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5%,日均出入境人数超5900人次,单日出入境高峰超7600人次,海南各口岸出入境客流迎来“双向奔赴”。 图片来源于pixa…

    专栏 47分钟前
    6.6K
  • 放弃大闸蟹的中秋旺季机遇,徐记海鲜在想什么?

    秋风响,蟹脚痒。中秋前后,大闸蟹消费和销售的旺季就来了。送礼、聚餐,所有需求都聚在此时。 市场过热,乱象就会滋生。从阳澄湖的“洗澡蟹”问题,到蟹卡兑换骗局,大闸蟹几乎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占领热搜。 今年,…

    专栏 47分钟前
    6.3K
  • 中国CRM,步入「长期主义」河流

    在如今的2024年,销售易正在实现自己的底层进化,这种进化是关于边界,关于产品,关于生态,关于AI。  如果说在之前,销售易的产业势能伴随着的是自身的产品、服务、资本、市场需求等叠加的总和,那么如今,这家中…

    专栏 47分钟前
    6.3K
  • 云盘惊现陌生人照片?阿里云又双叒叕“翻车”了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莫恩盟 编|深海 标榜“安全”的阿里云盘,却因为隐私安全方面的BUG“翻车”了。 9月14日,有多名用户反映,在阿里云盘创建一个图片类型的文件夹,可以看到其他用户的隐私照片。有网友对此感慨道,…

    专栏 47分钟前
    6.5K
  • 苹果的高光时刻,被华为截胡了?

    中秋之前的科技圈春晚,没能上演“火星撞地球”的大戏。苹果带来了史上最无聊的发布会,以往的科技惊艳感荡然无存,令这场“苹果VS华为”的正面对抗失色不少。 这也是市场的残酷性,如果不能持续掏出新鲜产品,很容易失…

    专栏 47分钟前
    5.9K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