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面板龙头何以只值5倍市盈率?

文 / 七公

出品 / 节点财经

显示面板龙头,千亿营收规模,京东方(000725.SH)为何总是围绕5倍市盈率打转?

截至5月5日,京东方A股股价报3.78元/股,相当于上市之初2001年的水平(前复权),对应静态PE5.63倍,动态PE8.28倍。

拉长K线,我们可以说,京东方从来就没有走出过一个科技股的气势。

但与股价相悖的却是,2021年公司营收大增61.79%,归母净利润大增412.96%;2022年一季度,面板行情下行,京东方营收微增0.4%,归母净利润减少16.57%,皆好于市场预期。

透过2022年一季报及2021年报,本文尝试回答这几个问题:

1、二级市场为何不待见京东方?

2、除了利润,还应该关注京东方哪些财务指标?

3、京东方提升估值的机会在哪?

/ 01 /

面板龙头,困在周期里?

强周期性,是刻在面板产业骨子里的“痛”,即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上下波动,并呈现出盛衰更替现象。

回顾过去10年面板的周期,大致可以总结为两轮:

1、2013-2016年,韩国8.5代线降维打击日本低次代线,结果是三星和LGD逼退夏普、JDI,面板市场由中日韩三国争雄变成了中韩间的“对垒”。但囿于当年竞争格局仍不够清晰,2016-2019年国内厂商继续大规模地扩建11代线厂能,为下一轮出清埋下伏笔。

2、2018-2020年,京东方、TCL华星、惠科的8.5/11代线降维打击韩国7代线,后者落后的成本结构在此轮竞争中“折戟”,LGD和三星被迫出局,京东方和TCL华星占据了全球LCD约46%的市场份额,由此进入到收获期。

内在的,则反映了这样一条经济规律,周期上行时,面板厂商利润丰厚,投资增加,产能逐渐过剩,到达一个临界点时,价格掉头向下,直到行业洗牌,开启下一轮周期。

体现在京东方身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盈利在高峰和低谷间颠簸。比如201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增301.99%,2018年和2019年则骤降54.61%、44.15%,2020年又恢复至上涨162.46%。

这成为京东方股价一直难以长线突破的主要缘由之一。周期股,似乎总是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等词句挂钩,距离成长性很远。

2021年,京东方营收突破2000亿元达到2193.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2.96%至258.31亿元,均创出历史最高。

分析背后的原因,最大的权重当属疫情“黑天鹅”刺激需求端,供给端则因韩国厂商自2019年起逐步退出而收缩,最终造成面板涨价周期(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持续了13个月之久,京东方的毛利率随之水涨船高,2021年上扬近10个点达到28.87%。

但在资本市场,京东方的投资者早在2021年4月便开始“惴惴不安”。

据节点财经探究,对股价的担忧或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基于泛摩尔定律决定了低效落后厂能的出清不可避免,专业机构预计2023-2025年将迎来第三轮面板周期,由大陆的8.5代IT线降维打击中国台湾6代线;另一方面,随着疫情消散,消费回落,股价的有效支撑逻辑不再坚挺。

事实上,我们看到,在面板价格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跌的背景下,2022年Q1京东方确实增额不增利,毛利率“失血”近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下降16.57%。

不过,相比券商预期降幅30%左右,京东方该份“成绩单”应该被肯定,且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最近两年市场的一个猜想:面板行业正从周期走向成长。

/ 02 /

除了利润还应该关注京东方什么?

面板产业是出了名的重资产,从设计、开工到试产、量产,投资大(百亿级)、耗时长。

当每条产线转固后,就会产生大量的折旧费,但新生产线建成后,产能大量释放和需求快速增加无法同步,造成面板价格急剧下跌,削弱业内公司的盈利能力。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京东方固定资产2266.95亿元,相比2019年末增加约100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高达50.41%,说明在此期间公司持续有新产线完工;同期,其对固定资产新计提折旧330.79亿元,计入管理费用的折旧与摊销为9.32亿元,计入研发费用的折旧与摊销为3.18亿元。

拉长视线,2013年以来,京东方折旧费用大幅增长,增速远超净利润,2019年折旧金额184.24亿元,叠加面板价格维持低位,一度导致当年主营业务出现亏损。

这意味着,仅就商业模式而言,面板前期投入太高、盈利等待期过长,利润不断被转固吞噬,隔三差五地还面临产品跌价的窘境,实在是本难念的“经”。

但是它真的就是没有投资价值了吗?

对于这类高科技企业,利润固然很重要,但面向未来,新增的资本开支,往往不仅是对既有产能的补充,也更像是一种颠覆。在此之外,我们不妨多关注不受折旧影响,又能给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的现金流指标。

2017年-2021年,京东方经营现金流净额1795.57亿元,归母净利润只有437.89亿元,前者是后者的4倍多。主要系收入现金含量较好,长期保持在90%以上;同时,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17年的60.84天缩短至2021年的47.99天,对下游的话语权趋向性增强。

这其实是商业演进的必然。

来自Omdia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LCD出货量达27.7亿片,其中京东方一家就带来了8亿片的出货量,占比高达29%,稳居全球第一,若联合TCL科技,中国厂商在LCD产能上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考虑行业出清及潜在外延并购机会,京东方是有大概率能“吃”到市场格局红利的,高市占率也可避免价格小幅波动。

进一步地,就巴菲特非常重视的自由现金流,即企业经营创造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之后剩余的,可供分配给资本供应者的最大现金额,京东方也与过去有所不同。

2017年-2020年,囿于巨额资本开支,京东方自由现金流分别为-214.75亿元、-288.37亿元、-233.33亿元、-49.63亿元。

2021年,其自由现金流首次转正达到266亿元,固然有狂热市场氛围的助推,但中小尺寸LCD产线完成初期投资的折旧,8.5代线折旧逐渐到期,减轻不少资金流出压力。京东方去年7月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随着半导体显示生产线投资进入尾声,未来公司资本开支有望明显减少。”

据国联证券测算,2020年-2023年,京东方的资本支出将从442.15亿元下降到146.7亿元。

而在节点财经看来,左右价格周期的资本开支周期大幅减弱,以及在2020年和2021年业绩高景气时积极转固,有助于平滑京东方后续5年的利润增长波动。

/ 03 /

从LCD到OLED

能否跳出估值瓶颈?

反本溯源,面板周期故事的原点在于技术,每个面板企业只有疲于奔命追赶下一代技术,并为之持续加大资本投入,开工建设效率更高、技术兼容性更强的高世代线,才能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换而言之,京东方想要穿越周期和提升估值,关键锚点仍在技术上,具体则要聚焦到OLED高代线对LCD低代线压制可能引发的“变数”上。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京东方作为国内最早布局OLED面板的厂商,通过奋起直追,虽然已在市场中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相较韩系厂商的绝对垄断地位,能对价格施加的影响非常有限;以及OLED面板更出色的显示效果和应用前景,未来十年的显示市场将以OLED为主流。

贤集网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OLED面板市场,以出货量计,三星和LGD合计占到约9成市场份额,京东方位列第三,占比仅为5.7%。

这和京东方的产品结构有关,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LCD的销售面积和生产面积都是OLED的9倍多。

图源:京东方财报

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OLED与LCD各有优劣势,各有受众群体,至少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LCD并没那么容易被OLED完全取代。

当然,京东方也在加速推动OLED技术能力提升,强化竞争优势构建,扩大赚钱半径。比如去年重庆第6代AMOLED产线成功实现量产交付,去年12月成功实现柔性AMOLED产品单月千万级出货量,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

据群智咨询数据,2021年公司OLED出货量约6000万片,同比增长近60%,位居全球第二;2022年一季度,京东方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600万片,同比增长近50%。

2022年,京东方致力于柔性OLED面板出货超1亿片,若保持2021年的增速,达成目标问题不大,并带动OLED业务经营情况持续优化,市场份额有望抬升到10%以上,抗周期性增强,估值或有改善契机,但韩系厂商高市占率所引发的排挤效应,以及手机市场萎靡状态的“掣肘因素”不可忽视。

回到“面板行业正从周期走向成长”这一论调,目前市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分歧。

节点财经认为,大千世界里,几乎没有什么事物是直线发展的,波动性不可能完全消除,京东方的经营模式也不会有本质变化。不过,遵循商业运动法则,头部公司只要不断提升集中度,便会促成行业周期性缩短,面板价格波动也会大为放缓。

2019年,王东升在卸任京东方董事长时曾说,“我们如果能有更多的现金流,就可以回购股份,回馈股东,但这些年我们更多是用于创新和建设新的产线,在回报投资者这方面确实做的不够。未来,京东方应更多为股东创造价值。”

未来,该是不远了。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69238

(0)
上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6日

相关推荐

  • 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被立案调查,为何股价上蹿下跳?

    来源 / 节点财经 文 / 三生  一只股票,7个交易日6个涨停板,就在股民热血沸腾时,紧接着掉头又是4个跌停板,直接把追高的股民挂到了山顶上。这样暴涨暴跌的股票,在大A有个统一的称呼:“妖股”。 今天说到的这只“妖…

    专栏 1天前
    25.7K
  • 支付宝“碰一下”,创新的不止支付方式

    大型“碰一下”现场!支付宝悄悄创新,移动交互方式next level!商家、消费者“碰”然心动!“碰一下”,碰出数字化新篇章。  作者/番茄酱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更开放,更前沿,更创新:9月7日,被海外科技媒体评为“2024…

    专栏 1天前
    25.0K
  • “冰山之下”:谁在成为车企的真正智能助手?

    “其实我们一直扮演的角色就是数字化助手,也就是别人可以去挖金,我们给大家提供铲子,这是我们扮演的角色,而现在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最好的铲子。”  作者| 皮爷  出品|产业家  如果说AI发展的最鲜明印痕是什么?有…

    专栏 1天前
    26.4K
  • 雷军、余承东、赵明相爱相杀,却难得有一个共同点

    作者:龚进辉 最近,荣耀CEO赵明在2024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谈及未来是否会直播带货时,坦言自己是个挺内向的人,在镜头面前有压力,做直播的人太多,不差自己一个。 当有人说余承东也自称很内向时,赵明笑着回应…

    专栏 1天前
    25.9K
  • 企业如何“向内求”, 挖出更多净利润?

    未来的财务部门将是一个“主导“部门,成为业务的翻译官,成为业财融合的引领者,引领企业走在最适合自己的财务数智化转型道路上。  作者|思杭  出品|产业家  收入增速放缓、营收下滑、消费意愿降低,这些也许是近半…

    专栏 2天前
    32.2K
  • 帆软,再攀「一座山」

    能够清晰可见的是,基于Fine ONE,中国企业将可以构建出较真实、较具成长性、较不“内卷”的智能BI体系,同时,在这个天然和数据资产挂钩的体系加持下,企业也将积淀出有足够价值的数据资产。  作者| 斗斗 皮爷  出品…

    专栏 2天前
    31.2K
  • 疑似陷入“崇祯死弯”,光正眼科能否等来“V字反弹”?

    文 | 螳螂观察 作者 | 青月 2024年上半年,民营眼科医疗行业的分化进一步加剧。 审视A股市场五家主要民营眼科上市公司的“中期成绩单”,综合实力最强的爱尔眼科,在上半年取得了营收利润的双向增长,持续领跑;华厦…

    专栏 2天前
    34.8K
  • 淘宝挖来的李诞,在小红书找到舒适区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宁成缺  自脱口秀界跨界至直播后,李诞意外地成为小红书“直播一哥”,他的直播间在买手榜上经常断崖式第一。  近期一次直播中,他邀请了徐志胜、呼兰等脱口秀同行参与,吸引了接…

    专栏 2天前
    30.8K
  • 图书馆上新了!新华书店×度小满推出“开学季悦读计划”公益活动

    2024年9月,新学期伊始,度小满携手新华书店启动“开学季悦读计划”公益行动。本次活动以“开学季,图书馆上新书”为主题,向度小满“小满助力计划”公益项目落地过的五个地区共六所小学和初中捐赠3300余本图书,让孩子们…

    专栏 2天前
    30.6K
  • 苹果的“AI茅”之路只走了一半

    今年苹果发布会最大的亮点,也许是和华为“撞档”,又或者是替腾讯“发布”新手游,但肯定不是iPhone 16。 9月10日,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与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相继举行,iPhone 16系列也与HUAWEI Mate XT同日发布。 不过…

    专栏 2天前
    31.3K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