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消失的理发店去了哪里?

来源 / 互联网那些事 

家住南京大行宫的华子最近发现,小区附近最后一家理发店也关门了。

他骑着车围着小区周边转了半天,发现网红店越来越来多,奶茶店、鸭脖店、米酒店……但唯独没发现一家理发店,以前藏在巷子里的各种理发店,似乎都一瞬间消失了。

不得已,他打开某点评网站,发现之前常去的理发店搬到了附近的写字楼里,按图索骥过去之后,发现这家之前在菜场对面专做街坊生意的小店,装修成了北欧风,还有免费的咖啡等饮品。

形象值up,同时价格也涨了,之前10分钟的男士洗剪吹,现在升级到30分钟的专业美发,价格从30元涨价到68元,美其名曰“只做高端客户”。

这可能是现在理发店的一个现状,之前的夫妻店、师徒店、3人合伙店……要么升级成形象定制,要么搬进了商场写字楼,要么走上互联网,要么消失。

近日,哔哩哔哩官宣了B站版的男生女生向前冲,在众多花絮中看到熟悉的身影——此前在理发区爆火的UP主“山城小栗旬”。

有人说山城小栗旬的爆火充分体现了大家对线下tony老师的不满。

消费者口中的“修短一点”“层次感”和理发师手上飞舞的剪刀很难达成共识。“步惊云”的形容频频出现在烫头豪赌失败者的口中,豆瓣烫发失败小组每日实时更新与理发店的爱恨纠葛。

然而可以看见的是,家门口的理发店是越来越少了。

01 理发与被理发的矛盾

出于消费者角度,理发生意并没有什么好名声。

一来,理发行业体系本就不健全。

虽然人社部早已给美发行业划分了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的五级职业技能等级,但是理发店遍地走的还是“创意总监”“高级设计师”“首席发型顾问”,理发店7个人里5个是总监剩下两个还是特聘、店长。

“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

相比于日本高中以上学历才能进入美发教育学校、学满三年才能拿到毕业证,国内美发行业的从业人员入行门槛几乎为0,升级制度的流于形式让人才留不住,与此同时缺少专业完备的培训体系也衍生了数不胜数的行业乱象。

前有杭州小吴三万八的理发店套餐,后有上海文峰公众号给老板吹彩虹屁结果让舆论及相关部门关注到文峰美发培训的乱象。

虚假宣传、强制消费、办卡跑路的负面新闻构成了理发店多年以来的对外形象。

《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发展报告2020》提到,与2018年相比,2020年的美发客单价提高了2.9%,女性平均137元/单,男性平均95元/单。

在消费者抱怨理发店越来越贵的同时,另一边的也是理发店憋屈满满。

除了高昂的门店租金,理发店要负担的人工成本、水电费和物料费很难用客单均价30元的洗剪吹覆盖,消费者充值会员卡带来的高昂的提成以及后续染烫造型、头皮头发护理的消费才是利润结构中的大头。

于是会员卡收费模式成为理发店的必然选择。

普通洗剪吹消费128元/次,一次性充值1000元优惠至38元/次。

对于理发店来说什么代价都没付出的资金流入方式才是资金积累的秘诀,而会员卡的差额玩法让客户源源不断地充钱,毕竟不会正好消费整数,而当消费者猝不及防时,理发店突然带着你尚未消费完的会员卡余额跑路才是多少人的噩梦。

理发店售卡,剑指留存率。

而理发服务作为颜值经济的得益者也日渐丧失了其权威性。

不管是染发还是造型,美发产品市场化让更多人愿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视频博主们出的一期期剪刘海教程、发色推荐、造型攻略让理发师的话语权变低,顾客拿着钟意的小红书截图指点Tony老师也变成了常态。

留给理发店的空间不多了。

02 理发店的上下求存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美容美发行业规模达到了3512.6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市场规模将维持4.6%的复合增速增长,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乱象频出的理发店,劣币驱逐良币,但抛开那些一开始就蓄谋圈钱跑路的理发店,越来越少的街边理发店走向了哪里。

根据《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发展报告2020》,主要包含门店租金、人工工资、水电费和物料费在内的经营成本,是理发店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有一半以上商户的经营成本占门店营业收入的40%~50%,还有三成商户占比达到70%。

观察美团等美发业务,品牌连锁店占据了绝大部分,按好评排序筛选之后前排更是清一色的加盟连锁店。

理发行业分散特性阻止不了高端化、品牌化成为理发店发展大趋势。

曾经的街边理发店作为三公里本地生活圈的服务产品,受益于熟人社会形成的口碑经济,街坊邻居也对街头巷尾这么几家理发店的水平、服务心知肚明。

过去的理发店甚至承担了一部分社交职能,汇聚了来自左邻右舍的家长里短。

当城市化推进,连锁理发店走入商圈、写字楼,美团、大众点评等一系列互联网平台又实现了口碑可视化,为顾客创造了一个看似透明客观可比的同业竞争环境,平台给予理发店的星级评定和过往顾客累积的店铺评价形成了理发经济新的口碑来源。

在线上平台的消费评论中,“不推销”“没有隐形消费”“服务好”成为了前排被经常提到的形容。

评分机制引入理发行业,解决了以往信任成本问题;而用互联网产品思维打造理发造型服务,马太效应让客户资源更向头部集中。

首先是线上可视化评分搭载线下地推的拉新,推出价格较低的洗剪吹体验价、提供周到舒适的等待服务让高端店铺收获更多用户增量。

在促活上推出消费累积积分打折活动等用于用户激励;理发师与消费者互通微信组建产品与用户关系链,提升用户粘性; 时不时在聊天窗口提醒用户刘海该剪了、发色可以换了,增加个性化推荐。

留存方面,高端店铺尤其把握住了用户消费心理,沉没成本投入越多,越是会增大消费几率,而配套的高级洗护套餐让千元万元的会员卡有了用武之地。

然而平台可视化的流量并不是免费午餐,流量就意味着收费,曾有业内人士反应某平台连最基础的普通页面都会收费,一年一万元只能为顾客展示基本信息和价位,XX区排名第几、打折券、上推荐页都是另外需要交钱。

当高端化的店铺有越来越多的消费名目、越来越贵的价格,造型需求与理发需求的分化成为了趋势。

比起“每一次进理发店都是一场豪赌”的论调,十元快剪为理发者提供另一种可能,高端店负责造型,快剪店满足部分消费者简单的剪短需求。

不需要豪华铺面、不需要高级复杂的工具设备、1-2位理发师就可以开张,类似于越来越少的街边理发小摊,薄利多销的的盈利模式同样能让师傅们从早忙到晚。

传统店店员薪资和销售提成牢牢绑定,因此会不遗余力地推荐顾客办卡,做烫染、护理等大额消费。相对而言,快剪艺术没那么多高端理发店的销售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但是作为服务行业,十元快剪店的服务却被拿来吐槽。

在《脱口秀大会》上,脱口秀演员豆豆讲述了他在10元快剪理发的经历,“吸尘器吸碎发”“没有尊严”、“感觉我脏了”、“只有寸头和平头”、“太快了,我都理完发了,女朋友的美甲还没开始”……

果然创作来自于对生活细微的观察,无数的网友在下面留言,描述自己去10元快剪店的经历,简直如出一辙。

藏在商场角落、超市负一层的快剪店,门面一般二三十平,进深不足两米,两三把座椅,顶部装置被称为“真空抽取碎发机”的白色长筒,除此之外,店内再没有其他大件装备。

如果你习惯了Tony老师无微不至的服务,到10元剪发店,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

街边理发店越来越少,一部分向上兼容,走向高端化;一部分化繁为简,拥抱街头。

03 自媒体整顿理发业

邻里生意或口碑经济带来的客源,规模便利或价格优势形成的留存量,理发店在这几要素间挣扎求存。

当摇摆于两者之间的小店,既没有邻里信任的客源、又没有开业特惠带来的拉新,初始办卡率再不足,闭店也只是早晚的事。

然而或许繁荣的线上空间给予了小而精的理发店另一种可能。

年初“山城小栗旬的理发日记”入驻B站,这位重庆二刀流男士理发馆的95后老板截至目前位置粉丝数已过300万,据说曾有过一天内涨粉超过20万的记录。

此前山城小栗旬一直也在其他平台经营短视频账号,但从2018年以来持续更新都不温不火换了个平台就全网闻名,不少人认为其只是在拍摄上取巧且营销痕迹重。

但即使是营销质疑在前,呼唤山城小栗旬全国巡剪的生意还是不绝于耳,一方面视频里的确展现了其不俗的造型技巧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不少人认为哪怕是小栗旬作为“店长”理发价格也并不过分。

至于拍摄问题,山城小栗旬的视频与目前短视频平台理发视频的拍摄逻辑相似,都是追求理发前后对比出来的巨大反差,以此来表现理发技术的高超。

不修边幅邋遢普通的男性女性在理发师的操作下瞬间时尚度拉满,哪怕明知是套路,这类视频还是吸引力不少人的眼球。

正如山城小栗旬视频里的“同行”“现女友的前任”“不会剪头发的顾客”等其实都是店里的员工,其他博主视频里看似普普通通的顾客也有其适合出镜的优点让观众朋友看得上头。

光是山城小栗旬培养的理发up主矩阵就养活了B站时尚区的半壁江山。

只不过流量见顶的问题在短期爆火后开始显露,各平台头部理发博主的流量并不多,哪怕是山城小栗旬本人,同样拍摄套路的视频播放量也明显飘忽不定。

发达的自媒体给了广大理发博主新的窗口展示其理发专业的见地,早先一直说的理发行业是难线上化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用这种方法解决了。

但不管怎么说发型师的技术和服务才是核心产品。

这也是这一行业难以标准化的原因,顾客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审美的丰富程度考验理发师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素养,并且主观输出会影响客观评价。

理发服务越发达,人工成本越昂贵,不愿意只在走量的洗剪吹上挣钱不可避免地要在服务上胜人一筹,自媒体提供了流量平台,至于能不能利用好为线下引流,那就要看造型师们的技术了。

但到底展现的是包装水平还是技术实力,成为了留给消费者的新难题。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81648

(0)
上一篇 2022年9月9日 上午12:56
下一篇 2022年9月9日 上午12:56

相关推荐

  • 星图数据最新发布2024年双十一全网销售数据解读报告

    文|星图数据 历经16载狂欢的双十一,今年是否能再次刷新纪录,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今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提前谋篇布局,其中综合电商平台的淘天、京东、拼多多于10月14日拉开双十一帷幕,而直播电商平台的…

    专栏 1天前
    22.7K
  • 汤臣倍健业绩「凉凉」,一点都不冤

    来源 / 节点财经 文 / 七公 经历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大众对健康的意识前所未有地提高,连带买保健品也越来越普遍,花钱越来越豪横。 欧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VDS)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增势,零…

    专栏 1天前
    24.4K
  • 可灵开始“独闯”,全面拥抱AI的快手能否尝到“甜头”?

    现任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曾说到,“人工智能是我们人类正在从事的最为深刻的研究方向之一,甚至要比火与电还更加深刻。” 正如,Sora诞生时,在官方表述中被称为“世界模拟器”,它理解真实的规则,并在此基础上生成“…

    专栏 1天前
    26.2K
  • 从这场商家直播中,我看到一个更成熟的双11

    作者:倪叔 11月11日24点,2024年天猫双11收官,成交总额强劲增长,购买用户规模创新高。天猫双11全周期,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同比去年增长46.5%,刷新历史纪录。 消费者买的理性,商家卖得稳。这就是今年双11给…

    专栏 1天前
    21.4K
  • “国产英伟达”,准备上市了

    作者:松果财经 最近,媒体报道被称为“中国英伟达”的国产GPU独角兽摩尔线程,已经完成股改,近期将启动上市辅导。 而在摩尔线程之前,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这两个国产GPU公司也都已经开始准备上市。成为“中国版英伟达…

    专栏 1天前
    24.1K
  • 塌房已麻的MCN,还是离不开“李佳琦们”

    文 | 螳螂观察 作者 | 如意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双十一。有人说“以前双十一是提醒我单身,现在双十一是提醒我又穷又单身”。 不过,有些人只是表面上说不想花钱,其实双十一买了好几轮,东西早就用上了。 在跟随自己…

    专栏 1天前
    25.7K
  • “学会驾驭AI”是当代打工人的必修课吗

    来源 / 互联网那些事 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正让AI产品快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日常中。看着对话能力、分析能力日渐增强的AI,人们也开始相信未来会在职场中和它们相见。 那么问题就来了。 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职场的生…

    专栏 1天前
    24.0K
  • 在海外“杀疯了”的泡泡玛特,却被用户吐槽“没货就别卖”

    文 | 螳螂观察 作者 | 如意 泡泡玛特在海外已经建造起了增长高地。 在泡泡玛特今年半年报的业绩会上,海外业务总裁文德一就透露过:“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版图,下半年预计新增30家至40家门店。特别是在具有…

    专栏 1天前
    24.1K
  • 这条马桶魔性广告,为何让九牧“抢”了双11的流量密码?

    作者:Alter 太卷了! 刚刚过去的双11,不仅创造了史上时间最长的记录,也是各大品牌在营销上最卷的一届。 比如九牧集团刚公布的一组数据:2024年双11九牧线上销售额超过20亿元,在京东、天猫、抖音等多个平台霸榜…

    专栏 1天前
    28.1K
  • 新茶饮疯狂“24小时”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路费 零售业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即价格、效率和服务。大碗不贵的Costco人称“郊县天王”,通过在偏远郊区拿地自建降低成本;楼下24小时营业的711便利店倒是方便,但消费者们需要付…

    专栏 1天前
    24.6K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