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手唱京东大鼓:“一场二三百的上座率,大鼓书又精神了”

火红的太阳刚出山,朝霞铺满了半边天……大鼓弦琴配韵声,村里老少爷们随意唱,过去在京津冀的地界儿,十里八乡总能听到京东大鼓的韵味。如今唱的人少了,偶然听到一段大鼓书,竟然是从快手里传出来的,难道是有人在看曲艺类节目?凑近了才发现,是曲艺人“京东大鼓其利”(快手ID:724332785)在快手上的常规操作。

在快手唱京东大鼓:“一场二三百的上座率,大鼓书又精神了”

其利原名曹利,师承著名工人曲艺家崔继昌,视频里唱的这段是他师爷董湘昆的代表作——《送女上大学》。“说书的离不开鼓,鼓声落定,才正式开唱”。但在曹利的表演中,又多了个环节,架起手机。比起四处寻觅演出机会,在快手上以短视频录制或是直播的形式表演,明显轻松了不少。

平均每天一小时的直播,二三百人的“上座率”,曹利每次开直播都是一场小型的演出。“上至五六十,下至四五岁,都爱听我唱。”用快手两年多的时间,曹利已经有6.4W个有着巨大年龄跨度的“大鼓迷”。传统的民间曲艺,咋就能在快手上如此受欢迎?

说书20年

这得先从曹利与京东大鼓的故事说起。京东大鼓最早发源于天津的三河、香河、宝坻一带的农村,后来又逐渐传唱至北京、河北一带。因发源地位于北京以东,故而称作“京东大鼓”。鼓书虽篇目较长,但侧重叙事说人,唱词以七字为基本格式,与节奏配合,演出全凭演员的演唱功夫和击鼓技巧,易学也易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津的群众文化相当普及,京东大鼓时常作为一种文艺汇演的表演项目。

在快手唱京东大鼓:“一场二三百的上座率,大鼓书又精神了”

1986年出生在北京延庆的曹利,就是听老一辈唱京东大鼓长大的。“小时候,家里老人爱唱,我也喜欢听,听多了自然也能哼唱几句。16岁那年,在公园里算是第一次听到比较专业的老师傅现场唱,打心眼里喜欢,就想一直唱下去。”

“说书学唱虽没太高的门槛,但最起码得唱歌不走调,有点节奏感。吐字发音你得练,表演上也要下功夫。毕竟都是些人物事例,得变着法儿的给它演活喽。”说书一股劲,唱曲一段情,句句警人心,听者自动容,“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我们就没白唱。”

经典曲目多以过去为背景,说书人要想吸引观众,还得结合时代特征创作新曲目。“写词讲究的是合辙押韵,同时也要跟着节奏来,落词的平仄得压得住拍子。”在介绍地点、描写环境、刻画人物的过程中,把故事讲明白,是京东大鼓引人入胜的真谛所在。

在快手唱京东大鼓:“一场二三百的上座率,大鼓书又精神了”

反复练习加上多年经验积累,嗓音悠扬、鼓点清脆的曹利逐渐在快手积累起6万多粉丝,一段段或古老或极具年代感的唱词勾起一波波快手老铁的“回忆杀”。“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最爱听京东大鼓”,“多少年没听过这么有味儿的大鼓书了,真好听”……有来有往,快手即时性、交互性的平台优势,让曹利在快手上重拾坚持唱下去的信心。

传承受阻

影视歌等新兴文化的崛起,曾大大挤占包括京东大鼓在内的传统曲艺的发展空间,曹利也曾想过放弃。“说实话,京东大鼓不比过去那么受欢迎,喜欢听的人越来越少,且都是‘老家伙’了,年轻人基本没听过,更别说喜欢了。”

没有听众,演出机会自然少了许多。“除了每年在北京有固定的40场演出外,其余时间就靠接些红白喜事儿。每场演出都坐不满,红白喜事儿就图个热闹,没几个人真正去听。”传统曲艺艰难的发展现状,让曹利有些灰心。

在快手唱京东大鼓:“一场二三百的上座率,大鼓书又精神了”

“想起我师父、师爷他们那辈儿,在哪儿唱,哪儿就有观众。我师爷董湘昆是工人出身,就是通过朴实真挚的表演形式,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获得了特别多观众的喜爱。1956年,他作为工人曲艺家代表,全国职工曲艺会演、全国会演、全国调演等大小型演出,基本没断过。”为了向老艺术家看齐,除了继续坚持唱,曹利也一直在寻找机会。

“我之前看身边的好些同龄人都在刷快手,一问才知道快手可以拿来记录生活,别人也有可能看到你。”出于好奇,曹利让朋友帮忙开通了快手号,并上传了自己表演的视频。“当时也没多想,能有人看见最好,没人看就当自己留个纪念。”曹利在快手的第一条视频获得了8000多播放量,对于他来说,“已经比之前现场表演好太多了”。

快手解围

“既然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了解京东大鼓,那我就让他们先看先听。”以快手作为宣传渠道,曹利开始陆续增加在快手发布视频的数量。为了让老铁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京东大鼓,曹利还请来了之前演出时结识的老搭档,弹三弦伴奏,有时唱得兴起,搭档也会单独唱上一段。丰富的表演形式,帮曹利吸引了不少粉丝,也有许多慕名而来向他讨教的人。

在快手唱京东大鼓:“一场二三百的上座率,大鼓书又精神了”

“只要你乐意学,我就愿意教。但干我们这行最重要的是讲究德艺双馨,你没天赋都无所谓,但品行得好。”曹利目前在线下只有四五个徒弟,“最小的十多岁,大的四十多岁”,但在快手上,来来往往的老铁“徒弟”有上千人。

现在,曹利已经习惯每天在快手上直播。“只要没有特要紧的事儿,我都会播,每次在直播间,都能找回小时候的感觉,原来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京东大鼓。”通过快手,越来越多的人走近了京东大鼓,也走进了曲艺人曹利的生活。

京东大鼓之所以能够在快手上重新获得关注和“叫好”,一方面与它接地气的表演形式同快手高度契合有关,更关键的是,更多人通过快手蓦然发现:原来北京京郊还有一项源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叫做京东大鼓,“老曲艺居然那么好听”。

以稳定粉丝群体为中心,围绕不同的兴趣、爱好,快手正通过普惠的流量分发机制,搭建起一个个或通俗或高雅的文化交流社群。在快手,各类传统艺术形式不再是博物馆里的过去遗迹,而是正在进行的存在,是生龙活虎的壮大与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新智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14571

(0)
上一篇 2019年9月5日 下午9:23
下一篇 2019年9月6日 下午3: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